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
《偈》全文
唐 / 昙伦   形式: 偈颂  押[养]韵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不起菩提日日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对境(duì jìng)的意思: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或境况。

伎俩(jì liǎng)的意思:指用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达到目的的技巧或手法。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思想(sī xiǎng)的意思:指人的头脑中的想法、观念和理念。

注释
卧轮:指修行者的名字,这里代指一个修行高深的人。
伎俩:技巧、手段,这里指的是修行的法门或能力。
断:斩断、停止。
百思想:各种各样的念头或思绪。
对境:面对外界的环境或诱惑。
心不起:心境保持平静,不为所动。
菩提:觉悟、智慧,佛教中指达到开悟的境界。
日日长:每天都不断地增长。
翻译
卧轮展现了他的技巧,能斩断诸多思绪纷扰。
面对外物心不动摇,智慧与觉悟日益增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昙伦所作的《偈》。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专注内心修行的心境。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中,“卧轮”可能指的是禅坐中的静思状态,而“伎俩”则是佛教中的一种象征物,意为清净无杂。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在禅定中能够斩断世间的百般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面对外界事务时,内心不生起贪恋之念,而是专注于追求菩提(即佛教中的觉悟)的心愿,每天都在增长。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禅意,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修行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昙伦
朝代:唐   籍贯:汴州浚仪   生辰:?—626

(?—626)隋唐时僧。汴州浚仪人。俗姓孙。年十三出家。受戒后,不读经礼佛,唯闭房不出,行住坐卧唯以念心为志。隋文帝仁寿二年,召住京师大庆严寺。卒年八十余。其参禅之偈,六祖慧能曾称之。
猜你喜欢

阌乡县

秦为头,虢为尾,万树桃花光炜炜。

行人到此车轮摧,夸父行之速如鬼。

黄帝铸九鼎,博采首山铜。

鼎成龙乃去,剩有轩游宫。

汉武求仙意未已,讳说文成马肝死。

鹤驾西飞竟不归,皇天原上空思子。

关城压境河声急,单车晓出稠桑驿。

(0)

示周大曹四叠韵

孔舆墨突为谁忙,治国真如卜式羊。

奇气尚堪凌海岳,天心底事有冰霜。

且拌觞咏依金谷,绝羡升平到柏梁。

欲判从违问詹尹,黄钟何地许高张。

(0)

丁巳八月十三日过菜市吊晚翠·其三

鹤归燕市风尘黑,笠钓鳌峰海气凉。

消受湖山新俎豆,故人今作水仙王。

(0)

清江道中·其一

静居忽不乐,揽辔出风尘。

生世逢明圣,安閒愧此身。

请缨行有日,橐笔且依人。

四海男儿志,驰驱岂为贫。

(0)

梦归

羽衣飞过大河流,下瞰陈仓旧酒楼。

华岳空青钟半夜,剑门深碧月中秋。

峡雪香散三千里,峨雪光寒四百州。

鹤背何人坐吹笛,相逢笑语锦城头。

(0)

丁丑正月赠刘恭甫即以留别

六经厄秦火,汉儒勤考稽。

司农集大成,胸次无町畦。

后人训诂学,于兹得阶梯。

君家富经术,世业承青藜。

逮子复博洽,笺疏穷端倪。

染翰为文章,笔力追昌黎。

余事及诗赋,摆脱寻常蹊。

鸾皇发清啸,不作寒蛩啼。

我初识子时,介绍由璜溪。

龙门同御李,一见深交缔。

每当肄业顷,扃门发新题。

俭腹无可搜,音屡误雌霓。

赖子行秘书,三箧指我迷。

行随千里足,驽马亦駃騠。

名高旁人妒,往往俱遭诋。

岂无赏识者,刮目资金篦。

邑志重纂修,局开鹭坊西。

子首应徵聘,笔砚随身赍。

滥竽更及我,左右劳挈提。

体例互参酌,嘉味调盐醯。

疵颣互抉摘,良药进刀圭。

悔翁今作家,烛理如然犀。

谓我大事记,与子蓺文齐。

泰山高且峻,肯为培塿低。

既惭复以幸,黾勉事攀跻。

况此十年中,佳日常招携。

挑菜莫愁榭,采菱玄武堤。

飞霞及灵谷,穷探仙佛栖。

觞咏乐复乐,唱和赋萚兮。

他时寻爪印,历历皆鸿泥。

阳和催淑景,雪释冰流澌。

计偕期在迩,门外车驾輗。

行当与子别,一曲听歌骊。

功名亦何物,得失争虫鸡。

感子缠绵意,酒酌金玻璃。

祝我赴长安,春风健马蹄。

自分骨相寒,不称居金闺。

江南夏四月,芳草碧以萋。

会当返故里,暂离非久暌。

游览与著述,愿子其少徯。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