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河(cháng hé)的意思:指长长的河流,比喻时间或历史的长久流转。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飞将(fēi jiàng)的意思:指勇猛善战、战斗力强的将领或士兵。
烽戍(fēng shù)的意思:指边疆的烽火戍卫,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军队。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横戈(héng gē)的意思:指横执戈,意为横握戈兵器,准备战斗。比喻准备好应对困难或敌人。
请和(qǐng hé)的意思:请和指的是主动和对方和解,争取友好关系。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天骄(tiān jiāo)的意思:指非常自豪、傲慢的人。
阴山(yīn shān)的意思:指遮蔽阳光的山,比喻阻碍或遮蔽人的前途或发展。
- 注释
- 双旌:仪仗用的旌旗。
汉飞将:指李广。
鼙:军中所用小鼓。
悲:形容鼓声紧急,有酣畅之意。
绝漠:遥远的沙漠之地。
长河:黄河。
天骄:原意指匈奴,此处泛指强敌。
- 翻译
- 军中大旗猎猎作响,汉家大将将要挥师出征;看他横刀立马,气吞万里如虎。关塞悠远,春风难以企及,未到关前,就已经看不到春色了;关外,风卷沙尘,黄沙弥漫如云,遮天蔽日。
军中鼓声,悲壮激越,直达遥远的沙漠;戍台烽火,阻隔着浩荡的黄河。想到将军所去之地,在那阴山之北;慑于将军声威,入侵的强敌已经求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离别时的情景,充满了豪迈与悲壮的色彩。"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两句,通过对将军威武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他英勇无畏、驰骋疆场的气概。"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则是对边塞之景的描绘,春意浓郁却又不及边关,黄云如织,更添了一份苍茫与孤寂。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中的鼓鼙声响,烽火台隔绝的长河,传递出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而"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则是诗人对将军离去后的担忧与祝愿,将军虽远赴前线,但希望他不要断了归来的信息,因为天上的星辰(指北斗)已经在为他的平安祈求。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战争氛围的营造以及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英雄将军离别时复杂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调考功作
引疾三上书,微愿不克谐。
徙官复在兹,心迹一何乖。
轩裳日待旦,阊阖凌云排。
入属金马籍,出与群龙偕。
积贱讵有基,履荣诚无阶。
但惜平生节,逾久浸沉埋。
既妨来者途,谁明去矣怀。
鸟迷思故林,水落存旧涯。
唯当寻素业,归卧守荆柴。
答徐以文
我本不羁士,少年知远游。
结交尽豪俊,英风邈难俦。
浩然志四海,垄断非所求。
群雄乱天纪,誓将除国仇。
驱马向京邑,道路阻且修。
旷望空叹息,失计成淹留。
时哉苟未会,白璧宁暗投。
耻同五鼎食,笑视千金裘。
袁丝尚游侠,枚皋事俳优。
知己竟不遇,行藏谁与谋。
白日如逝水,冉冉春复秋。
人生久羁旅,岂不怀故丘。
芳时倏徂谢,悲绪寒飕飕。
容华易憔悴,安能常黑头。
放歌吴门市,洗耳长江流。
虽然不得意,常为苍生忧。
心随去雁远,目送孤云愁。
夫子东海裔,济代多良筹。
既无陈仲举,虽贤罕见收。
何如共脱屣,速驾赴沧洲。
《答徐以文》【明·高逊志】我本不羁士,少年知远游。结交尽豪俊,英风邈难俦。浩然志四海,垄断非所求。群雄乱天纪,誓将除国仇。驱马向京邑,道路阻且修。旷望空叹息,失计成淹留。时哉苟未会,白璧宁暗投。耻同五鼎食,笑视千金裘。袁丝尚游侠,枚皋事俳优。知己竟不遇,行藏谁与谋。白日如逝水,冉冉春复秋。人生久羁旅,岂不怀故丘。芳时倏徂谢,悲绪寒飕飕。容华易憔悴,安能常黑头。放歌吴门市,洗耳长江流。虽然不得意,常为苍生忧。心随去雁远,目送孤云愁。夫子东海裔,济代多良筹。既无陈仲举,虽贤罕见收。何如共脱屣,速驾赴沧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367c698d0bc5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