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之际,风雪交加中透露出一丝生机的景象。诗人选取了小园中梅花绽放的一枝作为切入点,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也寓意着在严冬之后,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与新生。
“风雪连天渐酿春”,开篇便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凛冽的冬日与即将到来的春天巧妙地联系起来。风雪虽是寒冷的象征,但它们的持续却孕育着温暖与生机,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种自然界的更迭,既是客观的季节变换,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生命的力量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孕育希望。
“小园梅放一枝新”,进一步聚焦于小园中的梅花。梅花作为冬季的使者,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早春的绽放,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这一枝新放的梅花,不仅是自然界生命力的体现,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在风雪中傲然独立,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我的精神风貌。
“万千忙处抽身出,静里裁诗欲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繁忙世事时的内心平静与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在忙碌的生活中,诗人能够抽身而出,寻找内心的宁静,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里的“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寂静,更是心灵的宁静,是诗人与自我、与自然对话的过程。通过诗歌,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与他人分享了这份美好与感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生活以及自我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相互映照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安书事寄薛戴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
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
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
故事尽为愁,新知无复乐。
夫君又离别,而我加寂寞。
惠远纵相寻,陶潜祗独酌。
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
委曲见提携,因循成蹇剥。
论边书未上,招隐诗还作。
贵者已朝餐,岂能敦宿诺。
飞禽虽失树,流水长思壑。
千里寄琼枝,梦寐青山郭。
送吉中孚拜官归业
南入华阳洞,无人古树寒。
吟诗开旧帙,带绶上荒坛。
因病求归易,沾恩更隐难。
孟宗应献鲊,家近守渔官。
青龙寺题故昙上人房
远公留故院,一径雪中微。
童子逢皆老,门人问亦稀。
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
空念寻巢鹤,时来傍影飞。
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
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
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
书记才偏称,朝廷意更亲。
绣衣行李日,绮陌别离尘。
报国将临虏,之藩不离秦。
豸冠严在首,雄笔健随身。
饮马河声暮,休兵塞色春。
败亡仍暴骨,冤哭可伤神。
上策何当用,边情此是真。
雕阴曾久客,拜送欲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