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其六》
《追悼侍姬冬梅八首·其六》全文
清 / 李鸿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团扇秋风弃捐别离终恐误婵娟

料知化石心如昨,不抱琵琶过别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化石(huà shí)的意思:指古代动植物或其遗体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沉积、石化而形成的矿物质固结体。也比喻保守、僵化的思想或事物。

料知(liào zhī)的意思:指事先心中有数,有所预料。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弃捐(qì juān)的意思:放弃、抛弃、不再珍惜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石心(shí xīn)的意思:指人心如石,冷酷无情,没有一点同情心和怜悯之情。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知化(zhī huà)的意思:指人才渊博,学问深广,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修养。

抱琵琶(bào pí pá)的意思:形容做事不专一,同时追求多种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李鸿章所作的《追悼侍姬冬梅八首》中的第六首,主题是对亡妾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执着。诗人以团扇自比,暗示自己即使在秋风中也不愿放弃对冬梅的记忆,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别离终恐误婵娟"一句,婵娟常指美好的女子,这里暗指冬梅,诗人担心分离会让她的形象蒙尘,失去往日的美好。"料知化石心如昨"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冬梅坚贞不渝的爱情,即使化为化石,心志依旧不变。最后一句"不抱琵琶过别船",琵琶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象征女子的才情与哀怨,诗人表示自己不会像古代女子那样带着乐器离开,以此表达对逝去爱人的忠诚和对过去的坚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体现了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的文人情怀。

作者介绍
李鸿章

李鸿章
朝代:清   字:渐甫或子黻   号:少荃(泉)   籍贯:安徽合肥   生辰: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李鸿章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因其尽忠辅清,才干了得而闻名。
猜你喜欢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四十六四皓

皇皇四老,同襟齐志。远虞蓝田,芝粮萝被。

弗凿天真,重归地肺。隆准膺图,空劳聘币。

(0)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二十七颜回

颜氏之子,不怍簟瓢。心斋白日,志迥青霄。

圃衣田食,大圣游交。鼓琴蓬荜,可以逍遥。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九九姚文献公

立志卓越,倡道苏门。上溯邹鲁,下探关闽。

謇谔在朝,立纲陈纪。身尊道行,莫窥其际。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八魏郑公

蹇蹇郑公,维古遗直。补衮纳忠,危言正色。

诋黜霸杂,敷陈义仁。贞观治效,功无与伦。

(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一唐武宗

君得臣兴,臣得君行。君臣道合,事乃有成。

裕既贤弼,帝亦英主。会昌之功,卓然可纪。

(0)

初度自寿十三首·其三赤颗桃

敢忘了、当年鞠育恁劬劳。过庭诗礼曾学。

敢忘了、圣明作养滥与时髦。词林讲幄,忝贰春曹。

我则是、素餐窃位曾无效。俯惭庸碌,仰愧贤豪。

我则是、寸心惟有天知道。长日里、翘首仰青霄。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