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訾(bù zī)的意思:不指责,不责怪。
分外(fèn wài)的意思:特别,非常
均分(jūn fēn)的意思:将某物等分,使每个部分数量或质量相等。
看来(kàn lái)的意思:表示根据所见所闻推测或判断,用以表示事实明显或显而易见。
论世(lùn shì)的意思: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尚气(shàng qì)的意思:指崇尚正气,追求高尚品德和崇高境界。
手民(shǒu mín)的意思:指人民群众自己动手、自己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外力。
投书(tóu shū)的意思:指把自己的意见、建议、要求等以书面形式寄给上级或有关部门。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狎至(xiá zhì)的意思:指亲近到了极点,关系非常密切。
邮传(yóu chuán)的意思:传递消息或物品的方式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纾所作的《七十自寿(其八)》。林纾以文学评论家的身份,对文学作品的评价独到而深刻,此诗中便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与个人名誉的看法。
首联“文章宁复见为人,我服遗山论世真”,表达了对文学作品价值的思考,认为真正的文学价值不应仅凭个人喜好来评判,而应以历史和时代的眼光去审视。这里的“遗山”指的是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林纾引用其名,意在强调文学评价应超越个人,具有普遍性和历史性的考量。
颔联“尚气立生无为谤,恃名易坠不訾身”,进一步阐述了对文学创作态度和名声的看法。前句“尚气立生无为谤”意味着在创作过程中保持高尚的品格,避免因争强好胜而招致非议;后句“恃名易坠不訾身”则指出过分依赖名声可能会导致道德品质的下滑,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颈联“投书狎至劳邮传,拙集频翻愧手民”,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反思与谦逊态度。通过“投书”、“拙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读者反馈的重视以及对自己作品质量的自我评估,同时流露出一丝自谦之情。
尾联“两事看来均分外,日防遗行玷吾闽”,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在文学创作与个人名誉之间保持平衡,避免行为不当给自己和家族带来污点。这里“日防遗行”强调了日常行为的重要性,提醒自己及家人要时刻注意言行举止,维护家族声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林纾对文学创作的深刻见解,也展现了他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视,是一首兼具文学性与道德教育意义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依韵和伯宪九日感怀
隔雾南山愁漠漠,破烟东日淡晖晖。
风欺白发勤吹帽,酒妒黄花故点衣。
九日泪兼疏叶落,几时身逐短蓬归。
青云欲早秋先晚,更惜登高乐事违。
早春寄择之
北陆寒威尽,东郊昼景添。
风和引禽哢,水暖出鱼潜。
草木回生意,乾坤待泽渐。
宁知岩谷下,经岁叹才淹。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