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其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场景,探讨了修行与世俗生活的关系。诗中“食时辰,掌钵徒劳入市巡”描绘了一位僧侣在特定时间里,手持钵盂,前往市场乞食的情景。这里的“食时辰”既指进食的时间,也暗含了对修行时机的把握和对生活规律的遵循。
“若将心受檀那饭”,“檀那”是梵语,意为施主,这里指的是供养僧侣食物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如果僧侣只是因为得到食物而接受供养,那么他的内心并未真正感受到供养的意义,这与真正的修行精神相违背。“也似无功食禄人”,进一步强调了仅仅依赖外在给予而没有内在修为的人,就如同不劳而获的食禄者一样,缺乏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通过这一日常场景的描述,传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与生活的深刻思考:真正的修行不应仅停留在形式上,而应深入到内心的修为之中,通过内心的觉醒和对生活的正确认知,实现自我超越和心灵的净化。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僧侣,也适用于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猩鬼啸篁竹
猩鬼啸篁竹,玉帐夜分弓。
少年荆楚剑客,突骑锦襜红。
千里风飞雷厉,四棱星流彗扫,萧斧剉春葱。
谈笑青油幕,日奏捷书同。
诗书帅,黄阁老,黑头公。
家传鸿宝秘略,小试不言功。
闻道玺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
君王自神武,一举朔庭空。
念奴娇·朔风吹雨
朔风吹雨,送凄凉天气,垂垂欲雪。
万里南荒云雾满,弱水蓬莱相接。
冻合龙冈,寒侵铜柱,碧海冰澌结。
凭高一笑,问君何处炎热。
家在楚尾吴头,归期犹未,对此惊时节。
忆得年时貂帽暖,铁马千群观猎。
狐兔成车,笙歌震地,归踏层城月。
持杯且醉,不须北望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