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杨柳》
《折杨柳》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脉脉含情洞房盈盈结腕约明珰

柔条冉冉攀折,弱指纤纤那忍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洞房(dòng fáng)的意思:新婚夫妇的新房。也用来形容新婚夫妇的生活。

含情(hán qíng)的意思:形容眼神、语言或行动中充满深情。

脉脉(mò mò)的意思:形容目光柔和而深情。

明珰(míng dāng)的意思:指明亮的灯火,在夜晚中照亮前方,比喻引导和指引。

攀折(pān zhé)的意思:攀爬和折断。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柔条(róu tiáo)的意思:指柔软的竹子,比喻柔顺、温和的性格或言行举止。

纤纤(xiān xiān)的意思:形容细小、细长、纤细。

盈盈(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或溢出的样子

脉脉含情(mài mài hán qíng)的意思:形容眼神、语言或行为中充满深情。

鉴赏

这首诗《折杨柳》由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描绘了女子在春日里折柳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脉脉含情出洞房”,描绘了一位女子从闺房中缓缓而出,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期待,仿佛对即将展开的春日活动充满了情感的寄托。这里的“洞房”既指女子的卧室,也暗喻着她内心的私密世界,通过“脉脉含情”四字,将女子的内心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

次句“盈盈结腕约明珰”,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动作细节。她轻轻挽起手腕,将明亮的玉镯(明珰)系上,这一动作既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精致,也暗示了她即将进行的活动——折柳,需要这样的装扮来增添仪式感和美感。

接下来的“柔条冉冉难攀折”,描绘了柳树轻柔的枝条随风飘动,宛如女子的发丝,难以轻易触及。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柳条的柔软与轻盈,也隐喻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即使触手可及,也需小心翼翼,生怕破坏了这份美好。

最后一句“弱指纤纤那忍忘”,则表达了女子对折柳这一行为的慎重态度。她以纤细的手指轻轻触碰柳条,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欣赏,同时也暗示了折柳这一行为背后的情感寄托——可能是对爱情的期盼,或是对春天新生的喜悦。这句话通过“那忍忘”三字,强调了女子对这一刻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折杨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女子折柳的美好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寓意,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钓台·其二

不会持竿意,由来善一身。

何如事天子,就削汉功臣。

乱木凋云际,幽禽散水滨。

空馀台下月,千载属渔人。

(0)

端阳偕监中诸同年游满井次韵荅赠·其一

安定城门外,炎炎正麦秋。

高林疑日远,乍两怪虹收。

王气千年壮,灵泉十丈幽。

春雷应有待,争看起龙头。

(0)

甲口玩月

山头团团上明月,偏与行人照离别。

月华只是寻常明,照人离愁愁思盈。

千古万古是个月,如何有愁有欢悦。

君将此理细推寻,悲欢原自由人心。

(0)

与政仲山行见梅偶成并和其诗二首·其二

梅花端的记年芳,每到开时趁一阳。

绿水湖边和靖句,含章檐下寿阳妆。

昏昏澹月疏疏影,缓缓清风细细香。

不比芳春万红紫,荡人狂思费思量。

(0)

唐多令·其四

日落紫霞洲。兰舟稳放流。玉虹仙、如在黄楼。

何必锦袍吹玉笛,听欸乃、数声秋。赤壁舞涛头。

周郎还到不。倚西风、袅袅余愁。

唤起横江飞道士,来伴我、月中游。

(0)

临江仙

过眼纷纷遥集,来归往往羝儿。草间塞口绔间啼。

提携都不是,何似未生时。

城上胡笳自怨,楼头画角休吹。谁人不动故乡思。

江南秋尚可,塞外草先衰。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