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由瓜洲往三茅访句曲华阳洞途中绝句十首·其二》
《将由瓜洲往三茅访句曲华阳洞途中绝句十首·其二》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九月十二来自扬,焦山之麓访焦光。

京口归途谷口丹阳取道到华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丹阳(dān yáng)的意思:指红色的阳光、火焰等。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归途(guī tú)的意思:指回家的路途。

焦山(jiāo shān)的意思:指人因为追求名利而忽略了家庭、朋友和社会责任。

京口(jīng kǒu)的意思:指言辞严峻,态度严厉,不容违抗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取道(qǔ dào)的意思:通过某种特定的途径或手段来达到目的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将由瓜洲往三茅访句曲华阳洞途中绝句十首》中的第二首。诗人描述了自己从瓜洲出发,途径焦山和京口,选择谷口作为归途,最终目标是丹阳的华阳洞。诗中展现了旅途中的地理移动,以及对华阳洞这一名胜的向往。整体风格简洁明快,体现了明代文人旅行诗的特点,即以轻盈的笔触记录行踪与游历的心情。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观澜轩次谢虚亭韵·其一

消磨豪气尽,踪迹任浮沈。

有地堪逃暑,无人可会心。

(0)

独对亭书怀次王阳明先生韵

几从江上过,危峰坐中见。

清秋披蒙茸,始得陟崇巘。

诸贤聚一堂,图书已识面。

忆昔迷歧路,困衡不善变。

博文并格物,留情经与传。

于今两寘之,深荷圣衷眷。

古人弃糟粕,用为来者劝。

素琴本无弦,了心何足辩。

(0)

省躬诗·其一○五

杰人千仞壁,卓见亦横中。

方识不闻睹,穆然洵圣功。

(0)

省躬诗·其一○三

不识严僮仆,能无畏影衾。

心开双目朗,匝地鬼神森。

(0)

省躬诗·其八十二

支言亦有根,根深不在口。

任尔三百缄,根动口自剖。

(0)

省躬诗·其七十六

意左莫投足,言违急敛唇。

訾人如齿剑,扬已如投焚。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