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彼苍(bǐ cāng)的意思:彼方的苍天,指远方的天空或者天上的神仙。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梵帙(fàn zhì)的意思:指经书、佛经。
佛说(fó shuō)的意思:指某种言论或说法具有深远的智慧和道理。
后传(hòu chuán)的意思:后传指事物的后代或继承者,也可指接替前人的职位或责任。
扃鐍(jiōng jué)的意思:扃鐍是指门扇上的门闩,比喻关键之处或决定性的因素。
可望(kě wàng)的意思:有希望实现的愿望或期待。
口宣(kǒu xuān)的意思:口头传播,口头宣传。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了义(le yì)的意思: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赞扬和敬意,表示感激之情。
妙谛(miào dì)的意思:指深奥、精妙的道理或真理。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车(sān chē)的意思:指三辆车,比喻多次努力、多方尝试。
万劫(wàn jié)的意思:形容灾难、劫难重重,无法扭转的困境。
亦然(yì rán)的意思:也是如此,同样如此
以后(yǐ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上的将来,也可以表示在某种情况之后。
糟粕(zāo pò)的意思:指坏的东西或事物的残留部分,也指不好的东西。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 鉴赏
这首诗《望石经山》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其内容深邃,充满了对佛法和历史的思考。
首句“三车妙谛佛口宣”,以“三车”比喻佛法的三种教法:小乘、大乘、密乘,通过佛陀的口宣说,揭示了佛法的精妙真理。接下来“满字万劫留人间”,表达了佛法文字的永恒价值,即使历经万劫,这些文字依然能流传于世间,启示着众生。
“是谁扃鐍彼苍峦,云待沧桑以后传。”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苍峦拟为守护佛法文字的守护者,暗示佛法文字在经历了无数变迁之后,终将被世人所传颂。接着“只今可望弗可攀”,表达了对佛法高深境界的敬畏与向往,强调了佛法的不可触及性。
“后之来者想亦然”,预示着未来的人们也会有同样的感受,体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最后“又谁得视梵帙全,我闻了义不涉诠”,表达了对完整佛法文本的渴望以及对佛法真谛的理解,认为佛法的真谛在于领悟而非言语的解释。
“讵系糟粕寻罤筌,更思此或佛说禅,用示即言即非言。”这一句则进一步探讨了佛法的表达方式,认为佛法并非简单的言语描述,而是通过言辞引导人们领悟背后的真理,即言辞本身即是真理,也是非真理,体现了佛法的深奥与微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法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弘历对佛法的虔诚与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行
我爱山居静,不耐山行喧。
山意岂有殊,嚣寂情自分。
谷深栖夕月,崖回穿朝暾。
藓翳石径迷,雨入岚气昏。
明霞烛溪练,灌木藏云根。
岩花秀以野,丹碧丛纷纭。
清辉亦可娱,惜哉非故园。
故园正清秋,桂馥芙蓉殷。
何当白云棹,言归黄叶村。
山中读我书,夙好良所敦。
孤柞叹
龙鳞犀甲云垂地,百尺搀天入天际。
斩以斤斧引以绳,谷倒岩摧倏憔悴。
森然古色据当路,故老不知几年岁。
孤根裂下劫灰余,铁干排空走元气。
屈曲惭非梁栋材,支离委绝亦可哀。
土人言此无所用,杀代不异草与莱。
吾闻物以不材老,惜其自养到合抱。
乍可萧条凌雪霜,忍看埋没随百草。
翻思物理岂有极,汉宫五柞亦萧瑟。
垂杨袅袅不自持,太息风前尔何物。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