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竹如见公,北麓能不俗。
回首熙丰间,几人愧此竹。
不俗(bù sú)的意思:不平凡,出众,不寻常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公(cháng gōng)的意思:指在公共场合长时间待着,不肯离开。
点化(diǎn huà)的意思:通过启发或教导使人明白事理、悟道理。
翻覆(fān fù)的意思:翻倒、倾覆
公有(gōng yǒu)的意思:指公共利益高于个人私利,强调公众利益应当放在首位。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见长(jiàn zhǎng)的意思:指某种特质、能力或特点得到发展和提高。
接续(jiē xù)的意思:接续指的是事物相互连接、接合,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深意(shēn yì)的意思:深刻的含义或意义。
世道(shì dào)的意思:世界上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枝叶(zhī y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中的细节或次要部分。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所作的《寄题瑞昌簿厅景苏堂墨竹》,以墨竹为载体,寓言世事变迁和个人品性。首两句“一叶复一叶,世道几翻覆”,通过描绘竹叶的更替,暗示了世间沧桑与政局的起伏。接着,“一点复一点,书脉要接续”,强调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犹如竹节相连,不可中断。
诗人以“亲见长公来,一节不肯曲”赞美主人景苏堂的刚正不阿,如同竹子般挺直,令人敬仰。接下来,“见竹如见公,北麓能不俗”,进一步将竹子人格化,表达对主人品德的认同,认为身处北麓之地也能保持高雅不凡。
最后,“回首熙丰间,几人愧此竹”,诗人反思历史,感叹在熙宁、元丰年间,能有几人能像这墨竹一样,坚守正直。结尾两句“翰墨直枝叶,点化到草木”,将书法艺术与竹子的精神相结合,赞美主人以笔墨传递正直之道,而“长公有深意,此事付北麓”则揭示了主人深远的用心和对后人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墨竹为媒介,既赞美了主人的品格,也寓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期望,体现了禅宗诗人的哲思和人文关怀。
君不见邪见非边不离边,颠倒分别亦非缘。
自心非心念非念,常来常去实无迁。
犹若金刚难沮坏,诸佛用此作金坚。
世人称誉涅盘妙,馀道生死最深玄。
即是无生之上忍,又是摩诃无碍禅。
正士由心于是定,不为八风之所牵。
天乐之在无心恋,小小财色岂能缠。
随逢苦乐心无变,永别忆想忘忧煎。
虚心无人无我所,任性浮沈如似颠。
实照常法知无定,知法无性号为贤。
行路难,路难非空亦非有。
有无双遣两俱存,俱存无遣亦无受。
消渴茂陵客,甘凉庐阜泉。
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竹匮新茶出,铜铛活火煎。
育花浮晚菊,沸沫响秋蝉。
啜忆吴僧共,倾宜越碗圆。
气清宁怕睡,骨健欲成仙。
吏役寻无暇,诗情得有缘。
深疑尝沆瀣,犹欠听潺湲。
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篇。
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