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京师(jīng shī)的意思:京师指的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以用来泛指大都市或重要城市。
柳带(liǔ dài)的意思:柳带是指柳树的枝条像带子一样柔软而长,比喻人的性格温柔柔顺。
南疑(nán yí)的意思:指对别人的言行表示怀疑,猜疑别人的动机或真实意图。
僧居(sēng jū)的意思:指僧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远离尘世喧嚣,过着宁静清净的生活。
时风(shí fēng)的意思:指时代的潮流和风尚。
一到(yí dào)的意思:指一到某个时刻或某个地方,某种情况就发生或就出现了。
早时(zǎo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候或以前的某个时期。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 注释
- 早时:以前。
风景:景色。
爱:喜欢。
东吴: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指江南一带。
京师:京城,首都。
兴益疏:兴趣减少,兴致不如以前浓厚。
偶向:偶尔向。
城南:城市的南部。
疑:误以为。
泽国:水乡,湖泊众多的地方。
夹川:两岸有河川。
垂柳:河边的柳树。
僧居:僧人的住所,寺庙。
- 翻译
- 我以前特别喜欢东吴的风景,
但到了京城后,这种兴趣就减少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东吴风景的喜爱,以及到达京师后兴趣的转移。开篇“早时风景爱东吴”,表明诗人曾经深爱东吴(今江苏一带)的自然美景,这里蕴含着一种淡远的情怀和对往昔风光的怀念。
接着,“一到京师兴益疏”则显示了诗人的情感转向,到了京城后,对于新的环境和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里的“益疏”可能指的是诗人在京师的生活更为充实、广阔。
第三句“偶向城南疑泽国”,诗人偶尔向城南望去,心中似乎对某个地方(“泽国”)产生了怀疑或是思索。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好奇心,更可能暗示着他内心的某种困惑或是对过去记忆的追寻。
最后,“夹川垂柳带僧居”,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河流两岸,垂柳依稀,隐约间有一处僧人所居之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摹,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变迁,从对东吴风光的怀念到京师生活的适应,再到城南某处的思考,以及最后对僧居所在的描绘。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虹
纡馀带星渚,窈窕架天浔。
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沈。
逸照含良玉,神花藻瑞金。
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今夕行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
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英雄有时亦如此,邂逅岂即非良图。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树间
岑寂双甘树,婆娑一院香。
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
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
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