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才以足,不事凡荣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不事(bù shì)的意思:不愿意做事或不肯努力工作。
何劳(hé láo)的意思:表示不必费力、无需劳累,也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必为他人操心或劳心。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俗间(sú jiā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尘俗之事,与佛教的出世间相对。
腾腾(téng téng)的意思:形容烟、气、雾等向上升腾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兴起、充满的样子。
西域(xī yù)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对西方边疆地区的称呼,也泛指边疆地区。
修福(xiū fú)的意思:修行积累福德。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又复(yòu fù)的意思:再次复发或重复出现
-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回波乐》之六十二。王梵志是唐代著名的民间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一种平实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主人公似乎过着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满足于基本的衣食所需。他的人生哲学在于“一生不作罪”,即不做违背道德和良知的事情,同时也不过分追求“修福”,即积累过多的财富或名声。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与道德自律的重视。
“腾腾处俗间,游游觅衣食。”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尘世间自由自在地生活,寻找维持生计的方式。他没有被物质欲望所束缚,而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衣食才以足,不事凡荣饰。”这句话强调了主人公满足于基本需求,不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他不看重外在的装饰和荣誉,而是注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此则是如来,何劳住西域。”诗人通过这一句话,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与佛教中的“如来”(即佛)相联系,暗示这样的生活状态就是达到心灵解脱和智慧的境界,无需再远赴异域寻求真理。这反映了王梵志对于佛教思想的认同,以及对简单、真实生活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重视内心平和与道德自律的生活哲学,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玄鸟
仲春玄鸟至,翩翩升我堂。
堂中何所有,黄金玳瑁梁。
冠带并陆离,丝竹纷浩倡。
卷衣左右史,设乐东西厢。
东厢吟龙笛,西厢吹凤笙。
席前两少女,弹弦奏清商。
游尘倏飞洒,轻翰故回翔。
心志俱腾悦,下上相和鸣。
华屋虽云美,四序变温凉。
吴宫既已熸,汉殿又已倾。
爰居辟鼓钟,高举而远行。
栖栖何为者,忧患一朝忘。
白日不可留,当歌及春阳。
五音兮繁会,百物以阜昌。
抚兹盛明运,抱彼沦落伤。
卫贤慨秉翟,周士欣执簧。
欣慨岂殊途,浮沈各异乡。
丈人且安坐,为君陈乐方。
春日写怀
新春踪迹转飘蓬,多在莺花野寺中。
昨日醉连今日醉,试灯风接落灯风。
苦拈险韵邀僧和,暖簇薰笼与妓烘。
寄问社中诸好友,心情可与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