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寺(běi sì)的意思:指人离开原来的地方,到了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孤单寂寞。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大成(dà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高境界,达到完美的状态。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锻鍊(duàn liàn)的意思:通过努力训练和锻炼来提高自身能力。
顿教(dùn jiào)的意思:形容一下子就明白了,突然顿悟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鸿谟(hóng mó)的意思:形容思想或计划宏大、广泛而深远。
开国(kāi guó)的意思:指创建国家或建立新政权。
烈汉(liè hàn)的意思:指勇猛、刚烈、忠诚的人。
气节(qì jié)的意思:指人在面对诱惑或困难时,坚守原则,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自尊心。
叔父(shū fù)的意思:指父亲的弟兄,也可泛指辈份比自己大的男性亲戚。
谁料(shuí liào)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没有预料到。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宗盟(zōng méng)的意思:宗族间的联盟或盟约
祖训(zǔ xùn)的意思:祖辈留下的教诲和规范
东林党(dōng lín dǎng)的意思:指明朝末年由东林书院的学士所组成的政治派别。
集大成(jí dà chéng)的意思:指将众多零散的事物、观点、技艺等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整体。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陈肇兴所作的《咏史十二首》系列中的第十二首。它以历史为题材,通过对祖训和开国功臣的描绘,展现了权力斗争与忠诚气节的主题。
首句“一编祖训笃宗盟”强调了对祖宗遗训的尊崇和宗族团结,暗示着国家的根基。接下来,“开国鸿谟集大成”歌颂了开国者的宏大谋略和卓越贡献,将他们比作奠定了国家基础的基石。
“谁料室戈操叔父,顿教锻炼到公卿”暗指权力斗争中的残酷现实,叔侄之间因争夺权力而刀剑相见,最终使一些人从平民晋升至高位。“交深洛、蜀东林党”提及历史上著名的政治集团,如东林党,表明政治结盟的复杂性。
“祸烈汉、唐北寺兵”则借古喻今,指出类似汉唐时期北寺兵变的灾难性事件,警示后人警惕内部纷争可能带来的祸害。
最后两句“赖有殉亡诸气节,至今廉立激苍生”表达了对那些坚守气节、为国捐躯之人的敬仰,他们的高尚品质激励着后世人民保持廉洁,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史的方式,寓言深刻,既赞扬了开国功臣,也揭示了历史教训,具有鲜明的历史反思和道德教育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