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汴城铁塔寺》
《汴城铁塔寺》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浮屠天际,高插断云根

古刹灵光殿,寻幽无寺门。

僧行脚尽,断瓦佛头昏。

丈六金身在,何年不坏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浮屠(fú tú)的意思: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中楼阁。

佛头(fó tóu)的意思:指人头大而身子小,或者形容人的头脑聪明而身体瘦小。

古刹(gǔ chà)的意思:指古老的佛寺或庙宇。

金身(jīn shēn)的意思:指佛像或菩萨像身上所镀的金层,比喻人的声誉、名誉或形象非常好,无可挑剔。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僧行(sēng xíng)的意思:僧人的行列,比喻人们按照既定的规矩、次序行事。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头昏(tóu hūn)的意思:头脑昏沉,思维不清楚。

行脚(xíng jiǎo)的意思:指行走于各地,四处奔波、旅行的意思。

寻幽(xún yōu)的意思:寻找幽静、幽深的地方或事物。

云根(yún gēn)的意思:指家族或组织的根基牢固,底蕴深厚。

丈六(zhàng liù)的意思:形容物体高大、威严。

灵光殿(líng guāng diàn)的意思:指人的头脑清晰、思维敏捷。

丈六金身(zhàng liù jīn shēn)的意思:形容人身体特别结实、坚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汴城铁塔寺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宗教的庄严氛围。

首句“浮屠渺天际,高插断云根”以“浮屠”指代佛塔,形象地描绘出铁塔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插入了被云雾遮蔽的地平线,展现出其雄伟壮观的气势。

接着,“古刹灵光殿,寻幽无寺门”点明了地点是古刹中的灵光殿,暗示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神秘的宗教气息。然而,诗人却说“寻幽无寺门”,意味着访客难以找到进入寺庙的入口,或许象征着通往精神世界的道路并不显而易见,需要内心的探索与感悟。

“残僧行脚尽,断瓦佛头昏”描述了庙宇的破败景象,僧侣们的行脚已经结束,庙宇中只剩下断瓦残垣,佛像也显得昏暗不明。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绘,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以及精神追求的艰难与不易。

最后,“丈六金身在,何年不坏尊”将目光聚焦于一尊丈六高的金身佛像,强调其虽历经岁月,但依然保持着不朽的尊严与威严。这不仅是对佛像本身的赞美,也是对信仰与精神力量永恒性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汴城铁塔寺的壮丽与沧桑,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对永恒精神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峡州渡江入寺·其二

江上招提古,萧疏对郡城。

延宾竹榻静,过雨石堂清。

斋接荆州供,题多蜀士名。

老僧飞锡倦,归坐听江声。

(0)

郊居

閒原渺渺散疏襟,风舞渊潜自乐生。

春到云山惟杖履,日长天地独柴荆。

百年虽健犹亲药,一饭无多懒问耕。

常羡子乔仙驭远,笑悲沧海世人情。

(0)

和人汰竹

与世论交独厌数,此君多冗岂无烦。

欲期虚静延清影,莫懒芟除去恶根。

渐见远山开晻霭,更无繁鸟乱黄昏。

直须放手留閒地,别待春雷见子孙。

(0)

自寿安之长水

夜宿锦屏下,晓行伊水长。

露寒荷叶紫,秋晚稻花香。

女几仙风断,连昌辇路荒。

二年浑作客,山驿过重阳。

(0)

自题爱梅

我被梅花恼几年,梅花才发便诗颠。

月明绕却梅花树,直入梅花影里眠。

(0)

送公实兄赴省试

吾君迈周王,于今盛文化。

学郎纷万辈,战艺双阙下。

公乎笔如椽,风雨供飞洒。

燕楚何足吞,此行定应霸。

三世守墨庄,一朝腾纸价。

况值求贤秋,宣室政延贾。

轻云飞陇头,车轮去如马。

快哉上林春,杯酒须勤把。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