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聚山仍合,营祠构一堂。
烟雨和春暝,松篁浥野香。
这首诗描绘了程信叔朝散先坟思成堂归真亭的景致与氛围,充满了深沉的敬仰之情。首句“水聚山仍合”,以山水相依的形象开篇,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永恒,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而庄重的基调。接下来,“营祠构一堂”点明了此处是祭祀之所,堂宇庄严,体现了对先人的崇敬与怀念。
“丹青瞻邃表,簪笏遍诸郎”两句,通过描绘堂内装饰的精美与宾客满座的场景,展现了祭祀活动的隆重与家族的荣耀。这里的“丹青”指壁画或彩绘,象征着艺术与文化的传承;“簪笏”则是古代官员的服饰配件,这里用来形容宾客的身份尊贵。
“烟雨和春暝,松篁浥野香”则将视线转向室外,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春意盎然的景象,松竹在雨中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不朽。
最后,“命书连岁下,潜德发幽光”表达了对先人品德的颂扬与追忆。这里的“命书”可能指的是朝廷的诏令或家族的记录,连续多年下达到此,意味着先人的恩泽与美德被世代铭记。而“潜德”则是指先人默默无闻却深远影响的品德,其光辉虽隐而不失,永远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先人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家族荣耀、自然美景以及道德传承的赞美。
雁荡清猿夜,黯然读尔诗。
斯人竟短折,吾道日支离。
二谷看秋月,孤峰落酒卮。
细翻嘉树传,洒泣向临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