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苞桑(bāo sāng)的意思:比喻尚未开放、未得到普遍认可的事物。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传马(chuán mǎ)的意思:传递马匹。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国有(guó yǒu)的意思:由国家所有,属于国家所有
海望(hǎi wàng)的意思:远望大海,形容志向远大,心怀抱负。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龙沙(lóng shā)的意思:指沙漠中的龙,比喻人才横溢的地方。
辇路(niǎn lù)的意思:指皇帝所赐的车辇,泛指君主的车辇。
樵苏(qiáo sū)的意思:樵苏是指在山林中劳作的人,比喻勤劳努力的人。
侍郎(shì láng)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原指唐代官名,后来也用来泛指官员。
思陵(sī líng)的意思:思念故乡,怀念亲人
无策(wú cè)的意思:没有办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炎海(yán hǎi)的意思:炎海意指烈火熊熊的大海,比喻战争或混乱的局势。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赭黄(zhě huáng)的意思:形容土壤或颜色呈红褐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卷。首联“万里风尘染赭黄,遥从炎海望钱塘”开篇即以壮阔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辽远而充满历史沧桑感的世界。赭黄象征着土地的厚重与历史的沉淀,而“炎海”与“钱塘”则分别指向南方的热土与北方的钱塘江,形成鲜明的空间对比。
颔联“鸦啼晓日樵苏集,花笑春风辇路荒”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乌鸦在晨光中啼叫、樵夫聚集砍柴,以及春风吹过荒芜的辇道上鲜花绽放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人世间的变迁与衰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花笑”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春花的美丽,也暗含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感慨。
颈联“鄂国有灵馀草木,思陵无策失苞桑”转而聚焦于鄂州(今湖北武汉)的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景象的追忆与对失去的哀叹。鄂州作为古代的重要城市,其“灵”体现在草木依旧茂盛,但“思陵”(可能指某位帝王的陵墓)却因某种原因失去了往日的繁荣,这既是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也是对治理者未能妥善维护国家根基的隐喻。
尾联“龙沙北望成今古,犹有人传马侍郎”收束全诗,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时空,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深沉思考。龙沙,常用来形容边疆或遥远之地,此处可能象征着国家的边界或历史的深远。最后一句提到“马侍郎”,可能是借指某位历史人物,强调即便是在遥远的边疆或历史的长河中,仍有对过去的记忆和传承,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过往辉煌与现实衰败之间复杂情感的把握,以及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记忆与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