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殿君能和富范,上房吾愿让夷夔。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庸 斋 宋 /刘 克 庄 挟 策 端 平 偶 见 遗 ,不 旋 踵 已 遇 嘉 熙 。虽 闻 栖 楚 叩 墀 语 ,不 见 阳 城 伏 合 时 。下 殿 君 能 和 富 范 ,上 房 吾 愿 让 夷 夔 。或 疑 廉 蔺 曾 相 避 ,知 两 翁 心 更 有 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端平(duān píng)的意思:指言行举止端正,平和稳定。
伏閤(fú gé)的意思:指在官府门前等候,以求得官员接见、会见的意思。
或疑(huò yí)的意思:表示犹豫、疑虑,不确定或怀疑的心情。
见遗(jiàn yí)的意思:见到别人的遗物或遗迹。
廉蔺(lián lìn)的意思:指廉洁正直的人。
上房(shàng fáng)的意思:指在家庭中排行最高的人,也可以指家庭中的主要责任人。
挟策(jiā cè)的意思:指借助某种手段或者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旋踵(xuán zhǒng)的意思:指身体快速转动,迅速离去的意思。
阳城(yáng chéng)的意思:阳城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或地方。
不旋踵(bù xuán zhuǎng)的意思:不转身、不回头。形容行动迅速,毫不拖延。
- 注释
- 挟策:拿着书卷。
端平:宋朝年号。
偶见遗:偶然相遇。
旋踵:很快。
嘉熙:宋朝另一个年号。
栖楚:比喻有才之人。
叩墀:在朝廷上进言。
阳城:古代隐士。
伏閤:闭门不出。
下殿:在殿堂上。
和富范:与富范和谐相处。
上房:高位。
夷夔:古代贤臣。
廉蔺:廉颇和蔺相如。
相避:避嫌。
两翁:两位老人。
更:还有。
- 翻译
- 偶然拿着书卷来到这里,不久就遇到了嘉熙年间。
虽然听说有像栖楚那样在朝廷上进言的人,但没见过阳城那样闭门不出的时候。
您在殿堂上能够与富范和谐共事,我希望能把高位让给像夷夔那样的贤才。
有人怀疑廉颇和蔺相如曾有过避嫌之事,但两位老者心中的真实想法又有谁知道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赠庸斋》。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或同僚的一种情感寄托和生活态度。
“挟策端平偶见遗,不旋踵已遇嘉熙。” 这两句开篇即设置了一种意境,诗人手持竹杖(挟策),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偶然发现了遗落物品,不久又遇到了美好的时光(嘉熙)。这里通过“遗”和“不旋踵”,暗示了诗人对过往事物的一种怀念之情。
“虽闻栖楚叩墀语,不见阳城伏閤时。”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虽然听闻了朋友(栖楚)的问候,但却未能亲眼目睹到那如同古代名将阳城一样的英勇时刻。这里“栖楚”可能是对某位友人的昵称或别称,“叩墀语”则指友人通过话语表达的情感,而“不见”则表现了诗人的遗憾。
“下殿君能和富范,上房吾愿让夷夔。” 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谦逊和退让的态度。下殿而立,愿意与他人(君)和解,如同古代圣贤富范那般宽厚;至于自己,则愿居于上房之中,放弃争斗,选择退避。
“或疑廉蔺曾相避,知两翁心更有谁。”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间微妙情感的洞察。可能有人怀疑廉蔺之间曾经互相回避,但诗人明白,那些真正理解自己心意的人,其实并不在乎这些表面的避让。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豁达,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所持有的理想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爱妾换马
请以白玉质,换君青云骢。
岂不重颜色,所悲道路穷。
朝驰月窟西,夕憩昆崙东。
一去关塞远,宁惜闺帷空。
美人闻马嘶,含涕出房栊。
爱移丈夫性,德称惭冶容。
素丝妾所理,薄奉羁与笼。
愿因承光景,流盼鞍辔中。
君行倘未已,千里仍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