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五申,易为佛名。一佛一米,为米三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征(bù zhēng)的意思:不用征收
叱咤(chì zhà)的意思:形容威风凛凛、声势浩大,或形容横扫一切的气势。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佛会(fó huì)的意思:佛教徒聚集在一起进行宗教活动。也可以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追求某种目标。
虎臣(hǔ chén)的意思:指忠诚而又有能力的臣子。
矫矫(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挺拔、威武、雄健。
念佛(niàn fó)的意思:指虔诚地念诵佛号,表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敬重。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所用(suǒ yòng)的意思:所需的、所要用到的。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吾曹(wú cáo)的意思:吾曹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表示“我们大家”,用来指代自己和一群人。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喑呜(yīn wū)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凄凉,如呻吟、哭泣之声。
用命(yòng mìng)的意思:用尽一切力量和勇气去完成某个任务或目标。
之无(zhī wú)的意思:没有任何,毫无
自靖(zì jìng)的意思:自己安定、自我安抚。
三令五申(sān lìng wǔ shēn)的意思:用来形容反复多次地告诫、教育或命令。
喑呜叱咤(yīn wū chì zhà)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嘶哑而有力,像狮子咆哮一样。
- 鉴赏
这首《佛米赞》是宋代诗人饶节的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佛教与世俗生活的巧妙融合。
“时平主圣,万国自靖”,开篇即以盛世景象入题,表达了在和平与圣明的统治下,国家自然安定的愿景。“不杀而成,不征而正”则进一步强调了和平与正义的重要性,不需通过暴力手段就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接下来,“矫矫虎臣,无所用命”描绘了英勇的将领们在和平时期无处施展其勇猛,暗示了和平时代的到来使得战争英雄们失去了用武之地。“移将东南,介我佛会”则巧妙地将东南地区的和平景象与佛教信仰联系起来,象征着佛法的普照与护佑。
“久闻吾曹,念佛三昧”表明了长时间以来,人们都在诵念佛号,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喑呜叱咤,化为佛声”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发出的声音,最终都能转化为佛性的声音,体现了佛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净化。
“三令五申,易为佛名”则指出,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大道理,都可以通过佛教的智慧来理解和处理。“一佛一米,为米三升”用简单的比喻,说明了佛教思想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能从中领悟到佛法的真谛。
最后,“自升而斗,自斗而斛”描述了从最小单位到更大计量单位的过程,象征着佛法的影响力从个人扩展到整个社会。“念之无穷,太仓不足”则表达了人们对佛法的无限追求,即使是在庞大的仓库中也无法满足对佛法知识的渴望,寓意着佛法的深邃与广大。
整体而言,《佛米赞》不仅是一首赞美佛教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和平时代人们内心世界与社会生活的画卷,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佛教思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和谐的贡献。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