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飞迷故道,人去想遗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履(bù lǚ)的意思:行走困难,前进艰辛。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故道(gù dào)的意思:故道是指已经废弃或失去用途的道路,也用来比喻旧时的办法、思想或观念。
阑得(lán de)的意思:形容事物完整、完美无缺。
履行(lǚ xíng)的意思:履行指遵守、执行、实施某种义务或承诺。
鸣钟(míng zhō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激昂,如钟声鸣响一般。
凭阑(píng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得的样子。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危磴(wēi dèng)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艰险。
行危(xíng wēi)的意思:行走在危险的边缘,形势危险。
掩冉(yǎn rǎn)的意思:掩盖、遮蔽。形容事物隐蔽、不显露。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涧底松(jiàn dǐ sōng)的意思:指坚强不屈的品质和精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雪后游览何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的清幽与静谧。首句“步履行危磴”,以行走在险峻的石阶上开篇,暗示了登山的艰难,同时也预示着旅程的不凡。接着,“凭阑得妙峰”一句,诗人借助倚靠栏杆,得以欣赏到绝美的山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鸟飞迷故道,人去想遗踪”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鸟儿迷失在旧路上,引出人们对过往痕迹的想象,既表现了山林的广阔与深远,也蕴含了对历史和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掩冉风前竹,支离涧底松”描绘了风吹过竹林和溪边松树的画面,竹叶轻摆,松枝摇曳,生动地展现了冬日山间的宁静与生机。
最后,“山僧饭不足,不是忘鸣钟”则以山中僧侣的生活细节收尾,通过僧人虽食不丰足却不忘按时敲钟的举动,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坚守信仰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