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洪景卢用三白韵作四白诗·其一》
《和洪景卢用三白韵作四白诗·其一》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大似佛世界端如玉烛时。

家兄弟味,杨氏子孙枝

鄞海明瑶柱,鄱亭望秀芝。

祁寒政拙,去倍二诚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端如(duān rú)的意思:形容言辞严肃,态度庄重,举止端正。

家兄(jiā xiōng)的意思:指家庭中年纪较大的兄弟。

祁寒(qí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孙枝(sūn zhī)的意思:指父亲去世后,儿子继承父业,继续发展壮大。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瑶柱(yáo zhù)的意思:指支撑重要事物的关键人物或物品。

玉烛(yù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珍贵。

政拙(zhèng zhuō)的意思:政治上的愚蠢和笨拙。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鉴赏

这首诗以“和洪景卢用三白韵作四白诗”为题,出自宋代诗人王十朋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首句“大似佛世界”,以佛教中的极乐世界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暗示了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美好。接着,“端如玉烛时”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理想状态下的时间如同纯洁无瑕的蜡烛,光明而纯净,象征着公正与道德的时刻。

“穆家兄弟味”一句,通过“穆家”这一姓氏的典故,隐喻家族间的和睦与团结,兄弟间的情感如同醇厚的佳酿,意味深长。而“杨氏子孙枝”则以杨家的繁衍与传承,象征家族的兴旺与延续,家族精神的传承如同树枝般不断延伸。

“鄞海明瑶柱,鄱亭望秀芝”两句,分别以鄞海的明净与瑶柱的珍贵,以及鄱亭的美景与秀芝的雅致,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同时也寓意着高尚品质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祁寒繇政拙,去倍二诚宜”则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指出在严寒的季节里,政治的不善会导致民众的苦难,强调了诚信与治理的重要性。这里的“去倍二诚宜”意味着去除那些不诚实的行为,倡导真诚与公正,是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自然之美以及道德伦理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赠韩院判

旧业轩岐术,承家复几年。

济人咸仰德,医国共推贤。

花满仙林杏,香分橘井泉。

九重恩眷厚,四海盛名传。

(0)

题童杰所藏登瀛图

亡隋乱天纪,生此龙凤姿。

贤豪从如云,英声纷四驰。

启祚迈前古,致治恢弘规。

巍巍文学馆,冠盖肃光仪。

谋猷过元凯,匡辅犹皋夔。

才华夙所重,鱼水乐无涯。

从容进忠谠,遇合真有为。

更番直丙夜,讨论集良时。

房杜乃其最,姚虞亦称奇。

或以付托寄,或以谏诤推。

馀子并奇伟,恩眷政在兹。

飘飘偓佺辈,登瀛信如斯。

遂令千载下,浩然动遐思。

画图风采振,史册名誉垂。

念子久珍袭,披玩日愉怡。

持之索题咏,苦乏琼琚辞。

濡毫一挥洒,允矣同襟期。

(0)

临清闸

鸣笳出古镇,挂席凌长河。

风湍下滩险,春色入关多。

津树朝烟合,汀花暮雨过。

榆钱缀古岸,荇带乱回波。

顺水扬舲去,中流击节歌。

非复乡关感,遗思在岩阿。

(0)

焦山寺

焦公炼丹丹已成,飞剑直斩石公精。

名山便作佛世界,庙食犹显神英灵。

浮玉峰前苍隼集,吸江亭下碧涛平。

花开花谢谁为主,潮去潮来似有情。

(0)

寄余舜卿和韵

遁迹林泉傲岁年,柴门三径竹娟娟。

樽开北海客时过,日向东窗人尚眠。

对月每怀犀玉表,因风忽坠锦云笺。

凤凰台下思归客,何日重回乳水边。

(0)

正旦

璇玑悬斡有神功,一气潜回十日冬。

宝历天颁春正月,车书云集大明宫。

三元令节三阳泰,万寿君王万福同。

臣忝鸳班遥拜贺,佩声随步玉阶东。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