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暵既云久,待霖情孔剧。
矧多暍死人,余忧日以益。
不雨则无禾,千里地将赤。
盾日已知畏,宣云觉堪惜。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愁怀(chóu huái)的意思:形容忧愁、担忧的心情。
初月(chū yuè)的意思:指刚出现的月亮,也比喻初次出现或初次经历的事物。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甘膏(gān gāo)的意思:形容人甘愿为他人付出辛苦和劳动。
高旻(gāo mín)的意思:指人的心地高尚、品质纯洁。
旱暵(hàn h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干燥、枯燥、无聊。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竭诚(jié chéng)的意思:竭尽全力地、全心全意地。
凉德(liá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贪图享乐。
酿泽(niàng zé)的意思:指积累德行或积聚资财。
沛渥(pèi wò)的意思:形容水源充沛,丰富充足。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轻云(qīng yún)的意思:轻飘的云朵,比喻事物轻盈、不沉重。
省愆(shěng qiān)的意思:省:避免;愆:过错。指避免犯错误。
韬光(tāo guāng)的意思:韬光意指隐藏才能、避免显露自己的才华或实力。
晚来(wǎn lái)的意思:迟到、来晚了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干旱与饥荒的忧虑之情,以及对雨水的深切期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比喻,如“微雨”、“轻云”、“初月”、“峰头萦絮白”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微雨方洒润”,描绘了雨水初降,滋润大地的场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轻云时酿泽”,进一步渲染了雨水带来的湿润与生机。诗人通过“晚来望西山,峰头萦絮白”,将视线转向远方,用“峰头萦絮白”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峰,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
“初月乍韬光,高旻亦收碧”两句,将时间推进至夜晚,月亮初升,光线柔和,天空呈现出深邃的碧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意境。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叹。
然而,随着“旱暵既云久,待霖情孔剧”,诗人的思绪转向现实,面对长时间的干旱,他深感忧虑,担心即将到来的饥荒。接下来,“矧多暍死人,余忧日以益”,诗人不仅担忧农作物歉收导致的粮食短缺,还关注到了因高温而死亡的人们,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不雨则无禾,千里地将赤”一句,直接点明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预示着大片土地可能因缺水而荒芜。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之间紧密联系的理解。
“省愆愆每多,竭诚诚未格”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与天意之间的反思,以及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诚意与努力。尽管如此,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嗟予实凉德,苍生其何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有限的自谦,以及对广大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在“迩来甘膏零,继此常霂霢”中,诗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甘霖的到来缓解了旱情,使得阳光不再畏惧,乌云也显得更加珍贵。
“何当沛渥优,沃予愁怀惄”表达了诗人对更多雨水的渴望,希望能够彻底解除旱灾,让自己的愁绪得以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写空潭人影,有名曰,在中湫。
看桥板横弓,塔轮对鼎,今古长浮。横舟。
琉璃界里,小浮图、烛影闪星眸。
卅六阑干曲曲,倚来偷看吴钩。中流。击汰吟秋。
尊易泣,笛方愁。自东坡去后,琼楼恍惚,赤壁遨游。
更收。孤山鹤梦,被西风、吹散落前洲。
诈识莼丝真味,此中惟有潜虬。
绿水楼台,青春院落,又是韶华百五。
饧粥榆钱,过了匆匆时序。
怕今年、玉剪来时,是去年、钿车停处。
最难凭、轻暖轻寒,天涯羁客甚情绪。
少年此日嬉游,有窥帘绮态,当垆俊侣。
一自飘流,冷落夭桃门户。
西楼外、几阵莺花,北邙上、一堆羊虎。
向斜阳、断碣残碑,多少横官路。
蕃马屏风,雏莺庭院,竹下茶声细。妆楼小倚。
阑干外、汲取春流浅试。乳花银蕊。
烟袅上、绿鬟千缕。溜横波、炉火初红,尽带娇态意。
捧处轻摇蝉髻。问阿谁年少,消受纤指。珠鲜玉脆。
语笑处、故惹檀郎惊起。沈香亭婢。
只领略、凝酥佳丽。怎如伊、生小江南,偏解旗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