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八尺卧文藤,夜雨生凉洗郁蒸。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夏 夜 风 雨 极 凉 枕 上 口 占 宋 /陆 游 北 窗 八 尺 卧 文 藤 ,夜 雨 生 凉 洗 郁 蒸 。袅 袅 清 愁 萦 断 角 ,悠 悠 孤 梦 伴 残 灯 。羸 躯 垂 老 嗟 焉 往 ,公 论 犹 存 似 可 凭 。聊 向 斯 文 图 不 朽 ,未 甘 粥 饭 学 山 僧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朽(bù xiǔ)的意思:永远不会消失或被遗忘的;永恒的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断角(duàn jiǎo)的意思:指动物的角或鹿角断掉,引申为人才丧失或损失。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清愁(qīng chóu)的意思:指心境清净,无愁无虑。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郁蒸(yù zhēng)的意思:指气息郁积蒸腾而上,形容气味浓郁或气氛紧张。
- 翻译
- 北窗下有八尺长的文藤,夜晚的雨水带来清凉,洗涤了闷热的心情。
藤蔓轻轻摇曳,清冷的愁绪缠绕在破旧的号角声中,孤独的梦境伴随着昏黄的残灯。
衰老的身体感叹还能去往何处,公众的评价虽然还在,似乎还能作为依靠。
姑且投身于文学,希望能借此流传不朽,我不愿像和尚一样只满足于粗茶淡饭。
- 注释
- 北窗:窗户在北方。
卧:躺着。
文藤:有文化气息的藤蔓。
夜雨:夜晚的雨。
郁蒸:闷热。
袅袅:轻盈的样子。
清愁:淡淡的忧愁。
萦:环绕。
断角:破旧的号角。
残灯:昏暗的油灯。
羸躯:虚弱的身体。
垂老:年老体衰。
嗟:叹息。
焉往:不知所往。
公论:公众的评价。
聊向:姑且投身于。
斯文:文学艺术。
图:谋求。
不朽:永垂不朽。
粥饭:粗茶淡饭。
山僧:山中的和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夜在雨中感受到的清凉与内心的思绪。首句“北窗八尺卧文藤”,写诗人躺在北窗边,窗外缠绕着文藤,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书卷气的环境。接着,“夜雨生凉洗郁蒸”进一步强调了夜晚风雨带来的凉意,仿佛能洗涤掉夏日的闷热和内心的烦闷。
“袅袅清愁萦断角,悠悠孤梦伴残灯”两句,通过“袅袅”和“悠悠”两个叠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即使在梦中也未能完全摆脱这种情绪,只能伴随着昏黄的残灯。
“羸躯垂老嗟焉往,公论犹存似可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体弱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公正评价的渴望,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德行留下一些值得信赖的东西。
最后,“聊向斯文图不朽,未甘粥饭学山僧”两句,诗人表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不愿放弃追求学问和名声,不愿像山僧那样简单度日,而是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寻求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穫
温风扇炎节,高壤见新稻。
苍黄色犹杂,镰担力已到。
时当艰食久,不暇论赢耗。
奔奔竭顷亩,翕翕资釜灶。
蒸炊防碎折,焙煏取乾燥。
乡邻自齐同,早暮谁讽告。
老翁操匕箸,一食九嗟懊。
岂凶存后忧,饱饫偶今暴。
骄阳有炕暵,积雨或淹涝。
未是安眠人,儿童但嬉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