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杯盘(bēi pán)的意思:形容宴会上酒杯和盘子的摆设。
避寒(bì hán)的意思:避开寒冷的天气或环境,寻找温暖的地方。
宾从(bīn cóng)的意思:指作为客人或下属的人,对主人或上司恭顺顺从。
不避(bù bì)的意思:不回避、不躲避
大纛(dà dào)的意思:指国家或地方的最高统帅。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飞觞(fēi shāng)的意思:指酒杯或酒盏飞溅洒出酒来。比喻饮酒欢乐。
封条(fēng tiáo)的意思:指封闭的标志或证据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高牙(gāo yá)的意思:指年龄高、牙齿多,形容人年纪大,牙齿齐全。
卷帐(juàn zhàng)的意思:指被人诬陷或受冤屈后,不辨真伪,盲目接受指责或惩罚。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师干(shī gàn)的意思:指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宿麦(sù mài)的意思:指宿在麦田中的鸟儿,比喻长期在某个地方居住或停留。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遗蝗(yí huáng)的意思:指灾害过去后,幸存下来的蝗虫。比喻战乱或其他灾难过后的残余。
银甲(yín jiǎ)的意思:指战士身上穿的铠甲
玉楼(yù lóu)的意思:指美丽华丽的宫殿或楼阁。
高牙大纛(gāo yá dà dú)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嘹亮。
- 注释
- 高牙大纛:高大的旗帜。
晓登山:清晨登山。
飞觞:举杯畅饮。
寒:寒冷。
玉楼:华丽的楼阁。
閤道:沿道路排列。
银甲:身披银色铠甲的将士。
壮师干:精神抖擞。
封条:检查封条。
遗蝗化:转化的蝗虫(可能指蝗灾已过)。
宿麦乾:田间的麦子不会干枯。
丰年:丰收年景。
太守:地方长官。
旋追宾从:很快宴请宾客。
促杯盘:催促摆设酒席。
- 翻译
- 清晨时分,高大的旗帜在山头升起,我们卷起帐篷畅饮,不顾寒冷。
十二座华丽的楼阁沿道路排列,三千身披银甲的将士精神抖擞。
检查封条,确认蝗虫已转化,田间的麦子不必担忧干枯。
提前为丰收年景感到欣喜,只因太守在此,很快就会宴请宾客共享佳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登高宴饮的壮观场景。首句“高牙大纛晓登山”形象地写出官员们在清晨冒着严寒,带着仪仗队攀登山岭,显示出活动的庄重与气势。次句“卷帐飞觞不避寒”则展现出豪迈的气概,即使天气寒冷,众人仍畅饮欢歌,无惧严寒。
“十二玉楼横閤道”描绘了沿途的华丽建筑,暗示着座上嘉宾的身份显赫。“三千银甲壮师干”进一步强化了军事色彩,形容士兵装备整齐,士气高昂,为宴会增添了一份威武之气。
“封条已验遗蝗化”暗指丰收的景象,通过消灭蝗虫这一细节,表达出对来年丰收的期待。“平陇宁虞宿麦乾”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农作物的关心,担心夜间霜冻可能影响到麦子。
最后两句“预喜丰年惟太守,旋追宾从促杯盘”,诗人以太守的喜悦之情收尾,表达了对太守治理有方、预见丰收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宴会中宾主尽欢的热闹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冬日宴饮的豪情与对丰收的期盼,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