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其三》全文
- 翻译
- 绵山的遗恨如同冰冷的灰烬,所有的厨房烟火都禁止,他怎肯再回来。
年迈体弱,无法忍受变质的食物和冷饮,只盼能有杏花蜜制成的粥和汤送来。
- 注释
- 绵山:地名,可能指代某处有历史遗迹或故事的地方。
恨:遗憾,怨恨。
寒灰:冰冷的灰烬,比喻过去的记忆或情感。
尽:全部,完全。
禁:禁止。
厨烟:厨房的炊烟,象征生活气息。
肯:愿意,情愿。
老病:年老且疾病缠身。
馊食:变质的食物。
冷:寒冷,冷饮。
杏花饧粥:杏花蜜熬制的粥。
汤:汤水。
-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中的哀伤。"绵山恨骨已寒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已经随风而去,只留下了寒冷的灰烬。"尽禁厨烟肯更回"则意味着尽管家中的炉火(厨烟)都被禁止,但心中仍然渴望往日的温暖。
接着,诗人写道:"老病不禁馊食冷",表现了自己年迈多病,对于不新鲜的食物也无力抗拒,只能接受现实中的清贫。最后,"杏花饧粥汤将来"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春天和简单食物的一种期待,尽管生活艰苦,但仍有自然美景可供慰藉。
这首诗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个人境遇的无奈以及对于未来的微妙期待。杨万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在诗中展现了一个有着深刻内心世界的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变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太仆李遇斋北上
天门开,佚荡荡,风烟销尽日月光,负图龙马荣河上。
此时谁不幕弹冠,仗剑宁愁行路难。
吴江桃李迎锦缆,长安杨柳拂银鞍。
君家高门百年旧,近者诗名遍江右。
好学常过司马门,时时酌我洲中酒。
我病吴山岁载徂,何能把盏临前除。
赠君长鞭还四顾,王良伯坰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