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楼联》
《楼联》全文
清 / 廖树蘅   形式: 对联

十里接银场前代茭源曾置监;

层楼湘水过江山色凭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层楼(céng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层次众多,也用来比喻事物丰富多样。

过江(guò jiāng)的意思:指越过江河,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前代(qián dài)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或历史阶段。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银场(yín chǎng)的意思:指财富聚集的地方,也可指商业繁荣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雄伟的楼阁矗立于湘水之畔,其气势磅礴,仿佛要压倒周围的山色与江景。诗中“十里接银场”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楼阁所在的场景描绘得极其壮观,仿佛从远处就能看到银光闪烁的景象,延伸出十里之遥。这不仅展现了楼阁的宏伟,也暗示了其历史的悠久和地位的重要。

“前代茭源曾置监”这一句则在历史的维度上为这座楼阁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茭源,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历史事件,而“曾置监”则意味着这里曾经是监管、管理或象征某种权威的地方。这样的描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让读者对这座楼阁背后的故事产生了遐想。

最后一句“层楼压湘水,过江山色入凭栏”更是将楼阁的壮丽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楼阁如同巨人般屹立,似乎能将湘水和周围的山色都纳入眼底,让人不禁想要靠近,倚靠栏杆,细细品味这份壮丽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宏大又深邃的艺术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层峦叠嶂之间,感受着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壮美。

作者介绍

廖树蘅
朝代:清   字:荪畡   籍贯:湖南宁乡   生辰:1839~1923

廖树蘅(1839~1923),字荪畡,湖南宁乡人,实业家,以宅畔有珍珠泉,人称“珠泉先生”。初入湘军提督周达武幕。光绪三年(1877)在陈宝箴家任教。1893年主讲玉潭书院。1896年湖南巡抚陈宝箴任命其主持常宁水口山矿,创明窿法采矿,成效颇著,赢利600万两。1903年调任湖南矿务总局提调,升总办。1907年捐主事,加四品衔。后以湘抚保奏,获二等商勋,加三品衔。辛亥革命后归家,不问世事。著有《珠泉草庐文集》、《茭源银场录》等。
猜你喜欢

和王端太中牡丹

盈尺吐红房,春丛占上阳。

佳名过百品,绝艳冠群芳。

嫩玉舒韶脸,鲜霞避晓光。

楚妃殊众色,洛浦谢浓妆。

露重珠如缀,风回麝不香。

倦游稀爱赏,得此浣愁肠。

(0)

初雪

三日风振海,中宵雪覆城。

已看秋落漠,更逼岁峥嵘。

原隰龙沙碛,楼台白玉京。

知谁错吹律,物物骤堪惊。

(0)

樊口

回舟武昌郭,暂往樊水上。

樊水何清冷,樊山亦孤壮。

寿藤验百岁,乔木过十丈。

绝俗殊崎岖,攀缘幸可傍。

林端见渔舍,户牖相背向。

鸡犬鸣云中,神仙岂殊状。

昔闻元次山,于焉寄荒浪。

邻里俱已非,陵谷平得丧。

茅茨固微物,芜灭不可访。

向乏数卷书,终随众人葬。

清时易直道,末俗摈高尚。

陈迹成渺茫,孤吟屡惆怅。

(0)

题贾大夫射雉图

控弦谁家子,驰射落名翚。

倾城绝代女,巧笑扬脩眉。

览古按图画,怅然增我唏。

壮士不击贼,顾从儿女嬉。

威弧无用世,反事禽荒为。

嘿嘿千岁后,正为来者嗤。

(0)

句·其六

割蚌珠的皪。

(0)

晚秋有感

倦鹊穿林趁独栖,此情唯有老鳏知。

西风日紧重阳近,忍对黄花把酒卮。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