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泽(cǎo zé)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的湿地。
虫孽(chóng niè)的意思:指恶劣、卑鄙的行为或品性。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覆巢(fù cháo)的意思:指家破人亡,形容悲惨的境况。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散草(sàn cǎo)的意思:指分散撒播的谣言、流言蜚语。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蚊母(wén mǔ)的意思:指小人或无足轻重的人物。
无辜(wú gū)的意思:指没有罪过或责任的人,也可形容某人无辜受冤枉。
腥血(xīng xuè)的意思:形容非常血腥残忍的场面。
鸺鹠(xiū liú)的意思:比喻人们追求权势和利益的行为。
血流(xuè liú)的意思:形容战场上血流成河,非常惨烈。
羽虫(yǔ chóng)的意思:指小鸟或昆虫的幼体,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怨尤(yuàn yóu)的意思:指因为不满、不平而产生的怨恨和责备。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杂诗四十首》中的第十八首,以蚊母虫为题材,寓言深刻。诗中描述了蚊母虫虽小,却含有剧毒,它们发出如牛吼般的叫声,四处散落在草泽间,如同森森戈矛,对人构成伤害。被咬者无辜受害,皮破流血,形象生动。诗人借物寓意,暗示社会上可能存在不公正的力量,即使弱小如蚊母虫,也可能带来大的破坏。最后一句“覆巢或有令,未应后鸺鹠”进一步表达了对统治者可能滥杀无辜的隐忧,用“鸺鹠”(一种猛禽)象征那些执行严酷命令的人。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刘基的讽喻之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