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挽歌辞三首·其三》
《拟挽歌辞三首·其三》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古风

荒草何茫茫白杨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奈何

向来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亲戚(qīn qī)的意思:指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中的亲属。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送人(sòng rén)的意思:指将人送走或送别。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托体(tuō tǐ)的意思:指依靠或借助外力或他人的支持来维持自己的身体或生活。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贤达(xián dá)的意思:指聪明而有才智的人。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严霜(yán shuāng)的意思:形容严寒的冬天。

仰天(yǎng tiān)的意思:抬头向天仰望,表示敬畏、悲痛、感叹等情感。

幽室(yōu shì)的意思:幽静的房间或空间,通常指隐蔽、安静、幽暗的地方。

余悲(yú bēi)的意思:余悲指的是多余的悲伤或不必要的悲哀。

远郊(yuǎn jiāo)的意思:指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方。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无奈何(wú 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可奈何,无法改变或解决某种困境或问题。

注释
何:何其,多么。
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萧萧:风吹树木声。
严霜:寒霜,浓霜。
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无人居:指荒无人烟。
嶣峣:高耸的样子。
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幽室:指墓穴。
朝:早晨,天亮。
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
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指皆不免此运。
向:先时,刚才。
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兹从逯本。
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
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托体:寄身。
山阿:山陵。
翻译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悲凉与无奈的挽歌,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受。诗中“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两句,以荒草与白杨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秋天的凄清气氛,设置了整首诗的情绪基调。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则是诗人在寒冷的九月被送往偏远的地方,这里的“严霜”不仅形容了天气的冷酷,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接着“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描述了一种极端的孤立无援,高坟嶕峣更增添了一份死亡的阴影。

在“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中,诗人通过马儿仰望天空而长嘶,以及随风起舞的树枝声响,传达了生命即将逝去的哀求和自然界对此的冷漠。

紧接着,“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则是诗人面对死亡的无奈与宿命的认定,那种“千年不复朝”的绝望感,是对生命短暂与不可逆转的深刻体会。

最后,“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几句,则是诗人对于生者与逝者的分别,以及对死亡之后的迷茫无措的表达。在这里,“托体同山阿”一句,更显得诗人对于自己生命终结之后,将会归于大自然的宿愿。

总体来看,这首挽歌通过对荒凉景象与孤独情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面对死亡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哲思。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草堂访恽东阳不值是夕同胡太常宿大桐江方丈用太常韵奉呈并简东阳·其二

春尽秋来两度逢,襟期一笑二心同。

梦回桐濑千峰外,身在云台五色中。

茶圃气清秋露白,松门影落夕阳红。

夜阑径转回银烛,别有岑楼倚半空。

(0)

中秋望月

当年见明月,不饮亦清欢。

讵意有今夕,照此长恨端。

近闻钱塘破,流血城市丹。

官军虽杀贼,斯民已多残。

不知亲与故,零落几家完。

徘徊庭中影,对酒起长叹。

死生两莫测,欲往书问难。

仰视云中雁,安得托羽翰。

凄其衰谢踪,有泪徒汍澜。

山中松筠地,弃置谁与看。

河汉变夜色,西风生早寒。

累觞不能醉,百念摧肺肝。

(0)

种瓠二首·其一

岂是阶庭物,支离亦自奇。

已殊凡草蔓,缀得好花枝。

带雨宁无实,凌霄必有为。

啾啾群鸟雀,从汝踏多时。

(0)

水调歌头.滕王阁

彭蠡汇东泽,章贡绕西城。

江湖左右襟带,高阁峙崚嶒。

佩玉清歌散后,画栋朝云闻处,小队驻双旌。

帝子渺何许,长啸倚青冥。神奇事,风借力,快扬舲。

绵津当日题字,墨彩尚飞腾。

不见才人江上,空有沙鸥别浦。一舸待寻盟。

冷眼落霞外,天水碧无情。

(0)

京口邬生雅好游忽贻诗以余善病而慰之赋此为答

良朋多雨散,生计总萍浮。

贫也吾非病,何哉尔好游。

扁舟常访戴,孤剑欲依刘。

行橐空如瓠,神钱讵肯留。

(0)

番薯谣

番薯种自番邦来,功均粒食亦奇哉;

岛人充飧兼酿酒,奴视山药与芋魁。

根蔓茎叶皆可啖,岁凶直能救天灾;

奈何苦岁又苦兵,遍地薯空不留荄。

岛人泣诉主将前,反嗔细事浪喧豗;

加之责罚罄其财,万家饥死孰肯哀!呜呼!

万家饥死孰肯哀!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