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
《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闻道宗庙鸣銮自陕归。

倾都看黄屋,正殿朱衣

剑外春天远,巴西敕使稀。

念君轻世乱,匹马王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敕使(chì shǐ)的意思:指代官方派遣的使者或者命令。

春天(chūn tiān)的意思:形容春天气候温暖,花朵盛开的景象。

鸣銮(míng luán)的意思:指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匹马(pǐ mǎ)的意思:指两匹马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的意思。

轻世(qīng shì)的意思:对世俗的轻蔑和超脱

王畿(wáng jī)的意思:指国都、都城,也泛指国家的疆土。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正殿(zhèng diàn)的意思:指宫殿中最为重要、庄严的大殿。也可用来比喻事物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朱衣(zhū yī)的意思:指皇帝、太子等高官身穿的朱红色衣服,也泛指高官显贵。

宗庙(zōng miào)的意思:宗庙是指祭祀祖先的庙宇,也用来比喻祭祀祖先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返回都城的场景,通过对宗庙、黄屋、正殿等元素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古代宫廷的威严与辉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乱世之中君臣关系的一种淡泊和超脱。

“闻道收宗庙,鸣銮自陕归。”这里通过“闻道”二字,传递了一种消息的传来,即宫阙的收回,象征着中央政权的稳固与恢复。而“鸣銮自陕归”则具体描绘了官员班师回朝的情景,铃鼓之声,显示出一种仪式化的庄重。

“倾都看黄屋,正殿引朱衣。”诗人以宏大的视角观察整个都城,聚焦于皇宫中的黄屋和正殿,这些都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黄屋指代皇帝的居所,而正殿则是举行重要朝会的地方。“引朱衣”更增添了一层隆重与神圣的气氛。

“剑外春天远,巴西敕使稀。”这里诗人转向自然景象,剑门之外春色渐浓,但远处的春光却被山峦阻隔,使得春意不及。同时,“巴西敕使稀”则暗示了边疆地区官员的稀少和边陲的荒凉。

“念君轻世乱,匹马向王畿。”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于君主的思念之情。在动荡的世道中,君臣关系变得微妙,而“匹马向王畿”则象征着诗人对君主的一份忠诚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长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以及对君臣之情的深切体会。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偶题

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

长安千万里,走马送谁家。

(0)

汉宫词三首·其三

骏马金鞍白玉鞭,宫中来取李延年。

承恩直日鸳鸯殿,一曲清歌在九天。

(0)

次韵九华杜先辈重阳寄投宛陵丞相

日下飞声彻不毛,酒醒时得广离骚。

先生鬓为吟诗白,上相心因治国劳。

千乘信回鱼榼重,九华秋迥凤巢高。

强酬小谢重阳句,沙恨无金尽日淘。

(0)

子夜歌十八首·其十

绣房拟会郎,四窗日离离。

手自施屏障,恐有女伴窥。

(0)

濯秀盘根在碧流,紫茵含露向晴抽。

编为细履随君步,织作轻帆送客愁。

疏叶稍为投饵钓,密丛还碍采莲舟。

鸳鸯鸂鶒多情甚,日日双双绕傍游。

(0)

夜长偏觉漏声迟,往往随歌惨翠眉。

黄叶落催砧杵日,子规啼破梦魂时。

明妃去泣千行泪,蔡琰归梳两鬓丝。

四皓入山招不得,无家归客最堪欺。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