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彬彬(bīn bīn)的意思:彬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文雅。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轺车(yáo chē)的意思:指豪华华丽的马车。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奉诏(fèng zhào)的意思:按照诏令行事,遵守命令或指示。
观光(guān guāng)的意思:指游客观看名胜古迹、风景名胜等的活动。
鹪鹩(jiāo liáo)的意思:形容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
明世(míng shì)的意思:明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明”指明亮、清晰,而“世”表示世界、人世间。整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才华、品德或行为在世人中得到广泛认可和赞许。
牧守(mù shǒu)的意思:指守护、管理、保卫某个领域或职责,也可指守望、守候。
儒林(rú lín)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泛指学术界或文化圈。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守臣(shǒu chén)的意思:指忠诚守节的臣子,也泛指忠心耿耿的人。
鹈鴂(tí gu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美丽而出众。
天恩(tiān ēn)的意思:指上天赐予的恩惠或恩德。
贤圣(xián shèng)的意思:指智慧高尚、品德崇高的人。
兴贤(xīng xián)的意思:提拔贤能,使其发展充分。
休明(xiū míng)的意思:停止照明,灭掉灯火。
右文(yòu wén)的意思:右文是一个古代汉字成语,意思是右边的文字。它用来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详尽,字句翔实。
- 翻译
- 一封书信寄予贤圣的新风尚,游历京城已显现出文雅之风。
在和平昌盛的时代,有幸接受诏令,但仍需地方官员尽职尽责。
鹈鹕不会为花草忧虑,鹪鹩却似乎畏惧捕鸟的网罗。
无论轺车驶过何处,皇上的恩泽普降,唯独文人学士缺少春天般的关怀。
- 注释
- 札:书信。
兴贤圣化:倡导贤良圣明的风气。
观光:游历。
上国:京城。
彬彬:文雅的样子。
右文:崇尚文化教育。
幸际:有幸遇到。
休明世:太平盛世。
奉诏:接受诏令。
牧守臣:地方官员。
鹈鴂:鸟名,比喻不识时务者。
芳草:比喻贤才。
罻罗人:设网捕捉的人,比喻权势者。
轺车:古代轻便的小车,常指使者所乘。
天恩:皇上的恩典。
儒林:文人学者群体。
欠得春:缺乏春天般的温暖。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圭的作品,题为《又上监察御史》。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官场生活,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个人的无奈情感。
"一札兴贤圣化新,观光上国已彬彬。" 这两句是说,一纸圣旨便能激励贤才,圣化之风已经普及整个国家,显示出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和文化氛围。“彬彬”形容事物美好而有序,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生活中理想状态的追求。
"右文幸际休明世,奉诏犹须牧守臣。" 这两句表达的是,在和平安宁的时代里,文学之士也需要接受圣旨,去治理国家。这说明即使在太平盛世,也仍旧需要有才能的人来管理国事。
"鹈鴂不为芳草计,鹪鹩似畏罻罗人。" 这两句是说,小鸟不为香甜的草木所动摇,大概是因为它们害怕网罗之灾。这两句借用自然景象隐喻官场中的险恶,不仅指出小人物对权力和陷阱的畏惧,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生态的深刻理解。
"轺车到处天恩遍,祗有儒林欠得春。" 这两句是说,无论轺车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上天的恩泽,只是在士林中,才真正体会到了春天的美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分子群体特有的审美和情怀,以及他们对于时节变迁的敏锐感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生态、个人境遇以及士大夫阶层命运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断桥残雪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
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
等闲。
冸寒睍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
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琅玕。
半倚云湾。
孤棹晚、载诗还。
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
东阑。
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鵷斑。
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曲游春·禁苑东风外
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
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禁苑东风外,饧暖丝晴絮,春思如织。
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
漠漠香尘隔。
沸十里、乱弦丛笛。
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
新烟凝碧。
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
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
歌管酬寒食。
奈蝶怨、良宵岑寂。
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