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兵之地多杀伤,无兵之地多凶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菽(bàn shū)的意思:形容吃饭时只吃一半的菜肴,比喻只有一点点收获。
被兵(bèi bīng)的意思:被军队追击或被敌方军队攻打。
边隅(biān yú)的意思:指边缘、角落。
不静(bù jìng)的意思:不安宁,不平静
苍天(c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无法改变或无法预料的事物。
何辜(hé gū)的意思:表示无辜受冤,冤屈无处申诉。
荒芜(huāng wú)的意思:指土地荒废、草木不生,形容景象凄凉、荒凉。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麦秋(mài qiū)的意思:指麦子成熟的季节,也比喻事物到了成熟、收获的时候。
前年(qián nián)的意思:指两年前的时间。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凶荒(xiōng huāng)的意思:形容灾荒、战乱等造成的凶猛恶劣的环境。
芸芸(yún yún)的意思:众多、繁杂、众多而杂乱。
中田(zhōng tián)的意思:指人民的田地,表示国家的土地。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孔庆瑚的《不雨叹(其二)》描绘了战乱与自然灾害对民生的严重影响。诗中通过对比"有兵之地多杀伤"和"无兵之地多凶荒",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直接破坏和和平时期因天灾导致的饥荒。"前年旱蝗在麦后,今年麦秋几无有"进一步刻画了连续的灾害使得粮食收成锐减的严峻景象。
诗人发出感叹:"呜呼苍天兮民何辜!"表达了对无辜百姓遭受苦难的深深同情。"边隅不静兮,中田荒芜"揭示了战事未息,农田荒废的现状。最后两句"宁被荒兮毋被兵,半菽不饱兮,芸芸其生"更是直白地表达了人们宁愿忍受荒年也不愿经历战乱,连粗陋的食物都难以果腹,生活艰难困苦。
整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清代社会动荡时期人民生活的艰辛,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