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日 旅 舍 寄 义 山 李 侍 御 唐 /温 庭 筠 一 水 悠 悠 隔 渭 城 ,渭 城 风 物 近 柴 荆 。寒 蛩 乍 响 催 机 杼 ,旅 雁 初 来 忆 弟 兄 。自 为 林 泉 牵 晓 梦 ,不 关 砧 杵 报 秋 声 。子 虚 何 处 堪 消 渴 ,试 向 文 园 问 长 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柴荆(chái jī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虽然外表寒酸、不起眼,但内在却有很高的价值和能力。
长卿(zhǎng qīng)的意思:指夫妻感情深厚,相互依恋,长久相伴的意思。
初来(chū lái)的意思:指刚来到一个新环境,对于这个环境还不熟悉。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寒蛩(hán qi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声音凄凉,寒冷无声。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机杼(jī zhù)的意思:指纺织的机器中的主要部件,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关键。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旅雁(lǚ yàn)的意思:旅途中的雁,比喻离别或漂泊的人。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渭城(wèi chéng)的意思:渭城是指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古城,成语中引申为遭受战乱、灾难等破坏的城市。
文园(wén yuán)的意思:指文人聚集的地方,意味着文化氛围浓厚的园地。
晓梦(xiǎo mèng)的意思:晓梦指在梦中得到启示或意外的领悟,然后在醒来后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消渴(xiāo kě)的意思:解除渴望,满足欲望。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子虚(zǐ xū)的意思:虚假、不真实
- 注释
- 一水:一条河流。
悠悠:形容水流缓慢或漫长。
渭城:古代地名,今陕西西安附近。
柴荆:简陋的篱笆,代指乡村生活。
寒蛩:寒冷季节的蟋蟀。
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旅雁:迁徙的雁。
弟兄:兄弟。
林泉:山林和泉水,常指隐居之处。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用来捶打衣服。
秋声:秋天的声音,这里指捣衣声。
子虚:虚构的地方,借指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消渴:解渴,也比喻精神上的寄托。
文园:汉代司马相如的别称,这里泛指文人墨客的居所。
长卿:司马相如的字,这里代指有才华的文人。
- 翻译
- 一条悠悠的水流隔着渭城,渭城的风土人情靠近简陋的篱笆。
寒冷的蟋蟀突然鸣叫,催促着织布机梭子,旅雁刚飞来就想起兄弟们。
我被山林泉石牵引着清晨的梦境,不关心砧板捣衣的声音报出秋天的消息。
在何处能寻得解渴之地?试着去文园问问才华横溢的长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景图,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的孤独感受。开篇两句,“一水悠悠隔渭城,渭城风物近柴荆”通过对渭城水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氛围,同时“柴荆”的出现则增加了一丝野趣和荒凉感。
接下来的两句,“寒蛩乍响催机杼,旅雁初来忆弟兄”则切入了秋天的特定意象——寒蝉鸣叫与南迁的旅雁,都让人感到一份凉意和离索。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唤起了对亲人的思念。
中间两句,“自为林泉牵晓梦,不关砧杵报秋声”显示出诗人更深层次的情感流露。他似乎已经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对外界的喧嚣不再过问,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然之中。
最后两句,“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通过询问子虚的下落,诗人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于共同记忆的珍视和对友情的眷恋。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秋天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