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灵愁,向天诉,桃墟村中夜相捕。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梦(bié mèng)的意思:指不要做白日梦或幻想,要实事求是。
不释(bù shì)的意思:形容坚决、不屈不挠,坚决不放弃。
成佛(chéng fó)的意思:指修行者通过修炼,最终达到成为佛陀的境地。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佛骨(fó gǔ)的意思:佛教中用来指代佛陀或高僧的遗骨,比喻珍贵的遗物或宝贵的财富。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山贼(shān zéi)的意思:指在山区活动的盗贼,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无法无天的人。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山屐(shān jī)的意思:指山区人民穿的木底草鞋。
生天(sh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的力量非常大,能够造成巨大的破坏或影响。
思王(sī wáng)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时像王者一样深思熟虑,不轻率行事。
探奇(tàn qí)的意思:探索神奇的事物或现象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西堂(xī táng)的意思:西方的堂屋,指西方的宫殿或庙堂。
盈盈(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或溢出的样子
盈满(yíng mǎn)的意思:充满、装满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东山屐(dōng shān jī)的意思:指一个人经历了困难或失败后,重新振作起来并取得成功。
- 鉴赏
这首诗《东山屐》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独特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篇“东山屐,屐不释,屐不释,作山贼”,以东山之屐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矛盾。屐,本是登山或行走在崎岖山路时所穿的鞋子,这里却化用了“屐不释”与“作山贼”的比喻,暗示着诗人虽有追求高远理想之心,却在现实中遭遇种种束缚与困扰,仿佛被逼迫成了“山贼”,无法自由行走于理想的山巅。
接着,“西堂梦,梦莫论,梦莫论,思王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冲突。西堂,可能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归宿或理想之地,而“梦莫论”则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难以调和的无奈与困惑。思王孙,借用典故,暗指对理想人物或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但又难以言说其具体形态,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君才苦多实苦少,别梦盈盈满春草”,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与实际成就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才华横溢,却在现实中屡遭挫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让人心生悲凉。别梦,即离别的梦境,满春草则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却又充满离愁别绪的氛围。
“君心苦杂迹苦幽,探奇累累山灵愁”,继续深入探讨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君心苦杂,既指思绪纷乱,也暗示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迹苦幽,则是说行动艰难,且在幽深之处,隐含着探索未知世界的艰辛与孤独。山灵愁,借自然界的山灵表达对诗人境遇的同情与共鸣,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情感色彩。
最后,“山灵愁,向天诉,桃墟村中夜相捕”,山灵的愁苦向天诉说,暗示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控诉与无奈。桃墟村,可能象征着平凡的生活或是理想与现实交汇的地方,而“夜相捕”则描绘了一种紧张、不安的氛围,似乎预示着诗人将面对更多挑战与困难。
“君须成佛骨未仙,生天乃落孟顗前”,这两句以佛教的成佛与道教的仙人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实现理想境界的渴望。然而,最终却只能“生天乃落孟顗前”,意味着即使努力追求,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解脱与超越的不懈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景德北窗
云横树阴浓,雨涨溪水白。
故人唤我出,已度蒸暑厄。
北窗非不佳,尚苦眼界窄。
小楼隐床后,自与尘雾隔。
更怜昭亭山,相向有佳色。
君能具鸡黍,略不厌须索。
我能知子穷,子亦能爱客。
人生要如是,一举乃讽百。
我病思远引,未塞交友责。
便当约诸公,归耕作长策。
囊无一钱赢,岁晚会有获。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