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渊渔,里革匡,断其罟,悟君王。
前汉皇,后宋帝。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朝听(cháo tīng)的意思:朝朝早晨就听到了。形容人早晨醒来就能听到令人愉快的声音。
汉皇(hàn huáng)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汉朝皇帝,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权势和统治力。
几见(jǐ jiàn)的意思:见面次数很少。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良史(liáng shǐ)的意思:指历史上有德行、有功绩的人的美名。
面从(miàn cóng)的意思:面对、从属
前汉(qián hàn)的意思:指汉朝初期,即西汉朝的前半段。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史职(shǐ zhí)的意思:指历史上的重要职位或重要角色。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
委弃(wěi qì)的意思:指放弃、抛弃。
虚伪(xū wěi)的意思:指言行不真实,假意伪装。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有司(yǒu sī)的意思:指有权势的人或机构,特指官方机构。
之无(zhī wú)的意思:没有任何,毫无
忠言(zhōng yán)的意思:忠诚正直的劝告或建议。
这首清代程盛修的《咏史乐府十二章·断罟匡》以渔夫泗渊的行动为引子,讲述了里革直谏的故事。诗人通过"断其罟"的形象比喻,暗示对君王过度渔猎的劝诫,希望君主能理解并采纳忠言,防止物欲泛滥和贪念滋生。"阜物防贪良史职"一句,强调了历史记载中贤臣的职责是辅佐君王,防止贪腐。
"有司藏之无忘规",意指官员应牢记规则,"庶几见罟如见革"则期望君王能将规劝视为常态,如同看到渔网就想起里革的警示。接下来,诗人批评那些只在表面上接受忠告,实际上却轻易放弃的行为,认为这是虚伪的表现。
最后,诗人以"前汉皇,后宋帝"的历史典故作结,暗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提醒君王要警惕,不要重蹈覆辙。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廉政和纳谏的呼唤。
秋清亦足发,弄水俯晴川。
顾影非坡月,昂首是梵天。
人才三国后,边信十年前。
吹笛归樊口,芦花落满船。
公来使湘州,气象日淳美。
不为察察明,自谓平平耳。
未须走原隰,但使心如水。
傥无耳目蔽,庭户即千里。
顷闻上封章,便欲返桑梓。
其如矍铄姿,难著湖山里。
春风一札下,趣往觐天咫。
新渌渺沧洲,扬舲一何驶。
士方处远外,忧国抱蕴底。
宁应立君前,辅车有或柅。
煌煌四门开,侧席问民疻。
百虑愿毕陈,高风泚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