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平原春日有怀》
《客平原春日有怀》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七言律诗

怅望乡园去计违,春来惟有依依

客程故向南天远,花信偏于北地迟。

汉帝苑边卢橘熟,秦陀墓上鹧鸪飞。

柴门独对东风掩,此日松筠翠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独对(dú duì)的意思:单独面对,没有帮助或支持

汉帝(hàn dì)的意思:指汉朝的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客程(kè chéng)的意思:指客人的行程或旅途。

冷翠(lě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的颜色或景色清新明亮。

卢橘(lú jú)的意思:卢橘是一个形容人办事不谨慎、不小心而导致失败或损失的成语。

南天(nán tiān)的意思:指太阳向南升起,也指南方。

松筠(sōng yún)的意思:松筠是指松树和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贞。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乡园(xiāng yuán)的意思:指家乡或故乡。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有思(yǒu sī)的意思:有智慧、有见识。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鉴赏

这首《客平原春日有怀》是明代诗人孙蕡所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句“怅望乡园去计违”,诗人面对春日美景,却只能遥望故乡,心中充满了无奈和遗憾。接着,“春来惟有思依依”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思绪,春天的到来,反而更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

“客程故向南天远,花信偏于北地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南北方的差异来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南天的遥远客程,北地的迟缓花信,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汉帝苑边卢橘熟,秦陀墓上鹧鸪飞”两句,通过历史遗迹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汉帝苑中的卢橘成熟,秦陀墓上的鹧鸪飞翔,这些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也是对历史的追忆,蕴含着诗人对过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最后,“柴门独对东风掩,此日松筠冷翠微”两句,以静谧的画面收尾,柴门紧闭,独自面对东风,松竹在微凉的春色中显得格外清冷。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当前的孤独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坚韧与坚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余自金陵与西粤文程可杨不群同舟屈指月馀念抵庾关行将告别临风对酒聊赠短章

孤棹自京华,迢迢水一涯。

他乡同对酒,旅梦未还家。

庾岭联归骑,淳江独泛槎。

时危各努力,离索未应嗟。

(0)

登漱流石吊朱少贞处士

众山忽皆响,泠泠激石音。

何年寺飞来,石乃遗至今。

幻迹半明昧,灵气无销沈。

不见漱流人,空闻石上吟。

流水自千古,登临谁晤心。

日暝孤猿嗥,凄寒不可任。

(0)

双滩赴海

澄南碧涧绕城陲,争赴朝宗涟且漪。

静影沈沈呈素练,惊湍潺潺奏埙篪。

双龙喷雨涵天阔,万顷浮光丽日奇。

想是源头多活水,长桥日夜汪流澌。

(0)

梅花十二咏·其九嫩乾

片玉倚风前,宁馨处处传。

市人休看杀,叔宝正髫年。

(0)

续梦诗

琼华江上问仙津,夜半乘槎近紫宸。

风露双清秋万里,水天一色月重轮。

飞来赤壁舟前鹤,唤醒黄粱梦里人。

最爱歌声调玉笛,梅花飘落五湖滨。

(0)

寄怀陈直轩

燕市栖迟揽敝裘,桥门春水忆同游。

论心曾对风霜夜,往事俄惊十八秋。

谁验白虹收楚玉?好吹赤电拂吴钩。

伤离正叹南鸿断,又见潇湘向北流。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