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度夕》
《初度夕》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词

生朝谢客草草,家筵聊向夕

绿酒黄柑,庆我今年七十三。

烛花送喜,绕簇连枝金粟蕊。

小小孙儿,也学诸兄跪献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草(cǎo cǎo)的意思:草率、匆忙、不认真

跪献(guì xiàn)的意思:指恭敬地跪下并献上,表示极为恭敬地奉献或敬仰。

黄柑(huáng gān)的意思:指人处于困境或逆境中,无法自拔。

金粟(jīn sù)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财富。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连枝(lián zhī)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朝(shēng cháo)的意思:指人生的早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开始或兴盛的时期。

送喜(sòng xǐ)的意思:送去喜庆之意,表示祝福和庆贺。

孙儿(sūn ér)的意思:指儿子或女儿的儿子,也泛指后代。

献诗(xiàn shī)的意思:指以自己的诗歌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敬意或赞美。

向夕(xiàng xī)的意思:指在傍晚时分或日落之前。

小小(xiǎo xiǎo)的意思:小心谨慎,非常小心

谢客(xiè kè)的意思:指迎接客人或送别客人。

烛花(zhú huā)的意思:烛花指的是燃烧的蜡烛,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诸兄(zhū xiōng)的意思:指兄弟们,多用于称呼同辈、同族或同事之间的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杨士奇在自己七十三岁生日时的家庭聚会场景,洋溢着温馨与欢乐的氛围。

“生朝谢客草草”,开篇点出生日当天宾客不多,场面简单,但“家筵聊向夕”一句,却透露出主人并不在意形式上的奢华,而是更看重家庭团聚的温馨。接下来,“绿酒黄柑,庆我今年七十三”两句,以“绿酒”和“黄柑”作为庆祝的象征物,不仅增添了节日的色彩,也体现了生活的富足与美好。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年龄增长与家庭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烛花送喜,绕簇连枝金粟蕊”描绘了生日宴会上的热闹景象,蜡烛的烛光映照下,金黄色的花朵装饰着枝条,营造出一片喜庆的气氛。这里不仅有物质上的丰富,更有精神上的愉悦,烛光与花朵共同传递着祝福与喜悦的信息。

最后,“小小孙儿,也学诸兄跪献诗”这一句,将焦点转向了家庭中年轻一代的参与。孙儿们模仿哥哥们,以诗歌的形式向长辈表达敬意和祝福,这种传承与互动,不仅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体现了家族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整个画面温馨而充满爱意,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的和谐与尊重。

综上所述,这首《初度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亲情与祝福的生日宴会,展现了明代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初夏泛湖

麦秀高原雨脚收,旋拿艇子放中流。

几因病起愁闻鴂,忽忆春深可饭牛。

粉竹顶齐苍藓合,刺桐花老绿阴稠。

兴来咫尺斜阳路,指点前溪散白鸥。

(0)

与陈虞山叙旧

东吴白粲美如饴,黄橘垂垂紫蟹肥。

朝市谁知风味好,西风独送季鹰归。

(0)

登鹰窠顶赠松崖道人

道人结屋悬崖巅,苍松百尺蟠屋前。

凌空怪石根半露,巢鹤老树枝相缠。

层峦醉踏苔云滑,洞门长啸萝月圆。

借君九节碧玉杖,同探昆崙十二天。

(0)

睡起

昼永幽禽惊梦醒,起向松西汲寒井。

隔竹唯闻犬吠声,竹深不见行人影。

我贫无力种山田,多病翻成半月眠。

市上喜无赊酒券,箧中剩有卖文钱。

(0)

清晖楼秋夕

高阁轩窗静,遥城鼓角鸣。

明河横夕影,烟树拥秋声。

白苧因风度,清尊带月倾。

寒螀吟砌下,恻恻不胜情。

(0)

钱林李雪

花满钱林社,景如嘉庆坊。

一天风不动,万树雪生香。

鲛女鸣珠佩,仙人下玉堂。

清游喜相遇,踏月看春光。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