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顿觉(dùn jué)的意思:突然感觉到,猛然觉察到
凡尘(fán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一切事物,泛指尘世、世俗之事。
伏礼(fú lǐ)的意思:屈身行礼,表示恭敬和敬仰。
更新(gē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可指更新换代。
拱伏(gǒng fú)的意思:指弯腰鞠躬,表示恭敬、敬仰之意。
今昔(jīn xī)的意思: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示时间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能仁(néng rén)的意思:能够行善、有仁爱之心
世谛(shì dì)的意思:形容世间的真理、道理。
谁分(shuí fēn)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或归属不易判断,难以分辨清楚。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小坐(xiǎo zuò)的意思:短暂地坐下
远逾(yuǎn yú)的意思:超过、胜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成寺周边环境的宁静与庄严,以及寺内氛围的超脱与祥和。诗人以“名山结四邻,拱伏礼能仁”开篇,将天成寺置于崇山峻岭之中,四周群山环绕,仿佛在向“能仁”(可能指佛或菩萨)行礼致敬,营造出一种神圣而肃穆的氛围。
接着,“松色远逾秀,泉声春更新”两句,通过描写远处松树的翠绿与泉水在春天里更新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寺庙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关系。
“自能空世谛,顿觉息凡尘”表达了诗人置身于天成寺中,心灵得以净化,世俗的烦恼与尘世的喧嚣仿佛都已远离,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小坐参今昔,谁分主与宾”则体现了诗人在此地静坐冥想,回顾过去与现在,感悟人生哲理,似乎已经超越了主客之分,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成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宁静、超脱与和谐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