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不仁(bù rén)的意思:指不道德、不仁慈、不仁义的行为或态度。
坊场(fāng chǎng)的意思:指非正式的场合或场所,也可指热闹、喧嚣的场面。
酣歌(hān gē)的意思:指高兴地欢唱歌曲或大声歌唱。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津渡(jīn dù)的意思:指过河、过水,也指渡口。
枯鳞(kū lín)的意思:指事物的残缺、不完整的部分。
上供(shàng gòng)的意思:向上级或神灵献上供品或祭品。
输赢(shū yíng)的意思:指竞赛、比赛、争斗中的胜负结果。
税法(shuì fǎ)的意思: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税收的法律法规,用来规范纳税人的税收行为和税务机关的税务管理。
围城(wéi chéng)的意思:指人们在围绕某个目标或问题上争论不休,却无法得出解决办法,陷入僵局的局面。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玉尘(yù chén)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而又轻盈如尘的物品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苛政下的苦难生活。首联“津渡坊场税法新,愁闻竭泽取枯鳞”开篇即点明了赋税之重,如同“竭泽而渔”,让百姓苦不堪言。接着,“卖儿帖妇宜难久,恒舞酣歌恐不仁”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揭示出统治者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巨大反差,前者歌舞升平,后者却为生存挣扎,难以长久。中间部分“岁币黄金催上供,围城白骨渐生燐”进一步揭露了朝廷对地方的剥削,以及战争带来的惨烈景象。最后,“橘中偪仄无多地,空算输赢到玉尘”则表达了对统治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民生疾苦的讽刺,暗示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潜在的危机。整体而言,此诗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