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孙思邈真》
《题孙思邈真》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自为天仙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ūnmiǎozhēn
sòng / shì

xiānshēngbǎizǎiyóuzàiéméi西yānzhōng

wèitiānxiānguānyìngshījiězuòméngchó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载(bǎi zǎi)的意思:百年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峨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峰峦叠嶂。

官府(guān fǔ)的意思:指官员和政府机构。

生一(shēng yī)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或者创造的起点。

尸解(shī jiě)的意思:指尸体解剖或尸骨破碎的景象,比喻形容人或事物被彻底毁灭或破坏。

天仙(tiān xiān)的意思:指貌美而出尘的女子,形容女子美丽绝伦,令人着迷。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西崦(xī yā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睛大而明亮。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注释
先生:指代某位仙人或者历史上的人物。
峨眉:四川的一座名山。
西崦:山的西坡。
天仙:神话中的神仙。
官府:古代的政府机构。
尸解:道教术语,指修炼成仙后肉体消亡。
虻虫:一种吸血的小飞虫。
翻译
先生离开已经五百年,仍然留在峨眉山的西坡。
他自视为天上的神仙,无需再为人间官府忙碌,不应该因小小的蚊虫叮咬而丧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所作,名为《题孙思邈真》。诗中表现了对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崇敬之情,并通过孙思邈形象寄托了对理想人格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先生一去五百载,犹在峨眉西崦中。"

这两句诗表明即使孙思邈已经去世五百年,但他的精神和影响依然如同活在人们心中的峨眉山一样不朽。"西崦"指的是峨眉山的别称,象征着仙境。

"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这里借用了孙思邃形象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达到高洁境界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孙思邈的形象,传递了一种理念:一个真正的仙者,不需要依附于凡间的荣华富贵,也不为世间的烦恼所困扰。他自在如天仙,足以官至天府,而不会像一般人那样被尘世羁绊,更不会让自己沦为尸位素餐、坐享其成之辈。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苏轼的文学功底和他对理想人物形象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到龙井寺

竹门斜倚酒家帘,石路高低记水帘。
炙背老农惊伛偻,乘肩痴女笑窥觇。
数羝人立攀篱落,一蝶儿嬉掠繖檐。
款约朋从归去路,马头应有月纤纤。

(0)

再和村边解嘲

闲身惟向静中便,莫景侵寻绛县年。
失解真精昏默默,且观玄牝息绵绵。
温柔乡裹谁能老,冷澹胜涯别有天。
笑抚脚婆为法喜,漆园何必问经缘。

(0)

南坡口号十八首

休言无地起楼台,十个花窠没处栽。
东近比邻西近水,且教红白面墙开。

(0)

旌德观

半生东甬数间屋,一日西湖十首诗。
回首风光少年客,春山拥翠作蛾眉。

(0)

晨兴散步

晚岁知非蘧伯玉,前身作脱戒师兄。
青山不灼利名火,白发能销忿欲兵。
境对虚空全体现,眼无拣择内心平。
晓窗醒寂关何事,到枕清钟一两声。

(0)

冬节忤寒约客默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

少日爱花螽跃跃,老去冻蚕已休织。
水付山郭一枝晓,忽到窗前一叹息。
年年雪裹自作春,摇手东皇不相识。
衣冠古岸绮季至,介胄嶙峋亚夫色。
从来魏徵赵妩媚,要是广平终铁石。
月香水影儿女语,千古诗肠描不得。
笑冯与可幻竹君,相对无言面深墨。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