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来泾州,见水绕城郭。
古来有谗士,曾厌清流恶。
这首元代诗人陈宜甫的《泾河诗一首寄王克斋同知》描绘了诗人对泾河的独特观察和感悟。诗的前两句引用古人关于泾河浑浊的说法,暗示了泾河往常的形象。然而,诗人来到泾州,亲眼所见的河水却绕城而过,水质清澈,与传说中的浑浊形成对比。
"尘颜照清泚",这里的"尘颜"指代诗人的面容,"清泚"形容河水的清澈,诗人以自己的形象映照在水中,似乎对河水的澄清感到惊讶,甚至觉得连清洗冠缨这样的小事都变得可能。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清水的喜爱和赞美。
接着,诗人联想到历史上的"谗士",他们曾厌恶清澈的流水,暗示了历史上可能存在对清白之士的误解或排挤。诗人通过这一典故,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公正环境的渴望,以及对王克斋同知可能面临的困境的关切。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借古讽今,既描绘了泾河的风貌,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对友人的深沉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