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训蒙绝句.参前倚衡》
《训蒙绝句.参前倚衡》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随心不曾离,苟有斯心便在兹。

果似有形君信否,用心熟后自能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随心(suí xīn)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受限制。

用心(yòng xīn)的意思:用尽心思,付出努力

有形(yǒu xíng)的意思:有实际的形态或存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训蒙绝句·参前倚衡》。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旨在阐述修身养性、注重内心修为的重要性。

“理随心见不曾离”,开篇即点明道理与人心的紧密联系,强调内心的修养对于理解道理至关重要,道理并非外在于人,而是人心所固有的,随心而显现。

“苟有斯心便在兹”,进一步说明只要心中存有正直、真诚等善念,这些道理自然就在身边,无需刻意去寻找。这里的“斯心”指的是内心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思想观念。

“果似有形君信否,用心熟后自能知”,最后两句以疑问的形式提出思考:如果将道理比作有形之物,你是否相信它们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用心体会,才能真正认识到道理的存在与价值。这里强调了实践与体验的重要性,通过亲身经历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领悟到道理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朱熹关于道德修养和内心世界的见解,强调了内心修为对于理解道理、践行道德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声声慢·其三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

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

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

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

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

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0)

永遇乐·其二乙巳中秋风雨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0)

八声甘州·其三和梅津

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剪芙蓉。

念杯前烛下,十香揾袖,玉暖屏风。

分种寒花旧盎,藓土蚀吴蛩。

人远云槎渺,烟海沈蓬。

重访樊姬邻里,怕等闲易别,那忍相逢。

试潜行幽曲,心荡□匆匆。

井梧凋、铜铺低亚,映小眉、瞥见立惊鸿。

空惆怅,醉秋香畔,往事朦胧。

(0)

霍童山

霍童山峰凡六六,不知仙子在何山。

秋风万里一黄鹤,返照半林双白鹇。

长剑气横霄汉外,飞泉影落画图间。

自怜懒作朝阳客,访道寻真日往还。

(0)

蝶恋花.即景

风信花残吹柳絮。柳外池塘,乳燕时飞度。

漠漠轻云山约住。半村烟树鸠呼雨。

竹院深深深几许。深处人闲,谁识闲中趣。

弹彻瑶琴移玉柱。苍苔满地花阴午。

(0)

端午帖子

江中今日成龙鉴,苑外多年废鹭陂。

合照乾坤共作镜,放生河海尽为池。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