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其九蚕簇》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蚕(bīng cán)的意思:指暗中侵蚀、破坏的人或事物。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藉茅(jiè máo)的意思:借助茅草,暂时遮蔽身份或隐藏真相。
茅竹(máo zhú)的意思:茅竹是指茅草和竹子,代表了贫苦之家的住所。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三眠(sān mián)的意思:指连续三天都能安然入睡,形容心境宁静、无忧无虑。
森束(sēn shù)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丛生,像束在一起的样子。
未如(wèi rú)的意思:不如,不及
郁浥(yù yì)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繁荣的样子。
作茧(zuò jiǎn)的意思:比喻自己因错误的观念或行为而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 注释
- 冰蚕:指冬眠后的蚕。
眠:蚕的一次睡眠周期。
休:结束。
具簇:聚集。
汉北:汉水北部地区。
蓬蒿:野生草本植物。
藉:利用,使用。
蒿疏:蓬蒿稀疏。
郁浥:茂密湿润。
竹净:竹子干净。
森束:整齐排列。
竞畏:竞相害怕。
风雨寒:风雨和寒冷。
露置:露天放置。
如屋:如同在房屋内。
- 翻译
- 冰蚕已经三次睡眠结束,开始结茧准备聚集在一起。
在汉水北岸采集蓬蒿,江南地区则利用茅竹作为材料。
蓬蒿稀疏不密集,竹子干净且排列整齐。
它们都畏惧风雨和寒冷,露天放置不如安置在房屋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其九)蚕簇》。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蚕簇的制作过程。"冰蚕三眠休"形象地写出蚕儿完成三次蜕皮后进入休眠,紧接着描述了采集各地材料的情景:汉水北岸的蓬蒿和江南的茅竹都被选为编织蚕簇的原料。"蒿疏无郁浥,竹净亦森束"两句,通过对比蓬蒿的疏朗和竹子的洁净,展现出蚕簇编织的精细与有序。最后两句"竞畏风雨寒,露置未如屋"表达了对蚕簇保护的重视,因为它们惧怕风雨和寒冷,所以要尽快安置在室内,以免受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生动,既展现了蚕农的辛勤劳动,又体现了对蚕丝生产的尊重和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