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繁枝(fán zhī)的意思:指事物繁多、杂乱无章。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刊落(kān luò)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作品的内容精彩,令人赞赏。
苦心(kǔ xīn)的意思:用心艰苦,努力费心。
末学(mò xué)的意思:指学问或知识浅薄,学识不精深。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上声(shǎng shēng)的意思:指声调上扬的音调。也可用来形容言辞高昂、气势威严。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诗作(shī zuò)的意思:指以文字为媒介,用韵文或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心思(xīn sī)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意图、心思。也可指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续后(xù hòu)的意思:继续之后,接下来
颜乐(yán lè)的意思:形容非常开心,笑容满面。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隐沦(yǐn lún)的意思:隐退或沉没。形容人才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臧否(zāng pǐ)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进行评价、批评、赞赏等。
枝叶(zhī y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中的细节或次要部分。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眼中人(yǎn 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人眼中非常重要、特别珍贵的人或物。
- 鉴赏
这首诗《偶咏(其二)》由明代诗人钟芳所作,通过深邃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洞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以及艺术的深刻见解。
首联“颜乐轲忧久隐沦,关闽续后又荆榛。”以颜回、孔子、关中、福建等地的历史人物和地理环境为背景,隐喻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颜回和孔子代表了儒家思想的传承,而“荆榛”则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的艰难险阻和文化断层,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延续的忧虑。
颔联“眼中人物有臧否,世上声名半假真。”揭示了人世间评价人物的标准往往存在偏颇,世上的名声也常常真假难辨。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于外在的名声或评价。
颈联“末学每因诗作累,苦心思与德为邻。”指出作为末学之士,诗人常常因为创作诗歌而感到压力,但内心深处,他始终以道德修养为追求的目标。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与个人道德修养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应当源自内心的道德追求。
尾联“梦醒刊落繁枝叶,一室愔愔玉自温。”以梦醒后的冷静反思,比喻诗人从纷扰的世俗中抽身,去除杂念,回归内心的平静。在这一片宁静之中,如同美玉一般,诗人内在的美德得以自然地散发光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纯净与美好的向往,以及通过自我反省达到心灵净化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社会现象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道德修养以及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丁巳买米
余禄曾忝窃,侍从亦三迁。
一鸣仗马斥,无术可回天。
归来成荏苒,独钓韩江边。
剩有胸中赤,白发忽垂肩。
老臣生计拙,忧国愿丰年。
讵期泰运啬,旱潦数缠绵。
丙午曾销带,荆归解金钿。
旁人问何事,余云买米焉。
即岁灾犹剧,疲民磬益悬。
欲宽赋税也,军需尚算缗。
潮阳八千里,何日达幽燕。
无以求遏籴,宁劳净客船。
愧余旧谷没,新谷眼望穿。
勿论交情废,举家待市廛。
幸有神明宰,五彩谢鹰鹯。
修救焦思苦,雨露薄云烟。
惟愿观风使,献纳圣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