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诗 卷 还 周 益 公 宋 /杨 炎 正 万 象 供 吟 景 不 悭 ,文 穷 催 入 鬓 毛 斑 。谭 犀 岂 止 退 三 舍 ,识 豹 仅 能 窥 一 虨 。水 落 旧 痕 溪 石 出 ,风 收 新 雨 岭 云 闲 。湖 山 千 里 无 逃 景 ,都 入 骚 人 卷 轴 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卷轴(juàn zhóu)的意思:指卷曲的纸张,形容文章、书籍等内容丰富、精彩。
岂止(qǐ zhǐ)的意思:不只是,远不止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舍(sān shè)的意思:指舍弃、放弃某物或某事物的三分之一,意味着舍弃的程度很高。
骚人(sāo rén)的意思:形容言行轻佻、放荡不羁的人。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文穷(wén qióng)的意思:指文化水平低下,缺乏知识和才能。
溪石(xī shí)的意思:溪石是指溪流中的石头,比喻人品质高尚,坚定不移,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退三舍(tuì sān shè)的意思:在计算或估算时,舍去小数点后三位。
- 翻译
- 万物景象任我吟咏,时光催人老,白发添上眉头。
谈吐犀利岂止退避三舍,识别豹子也只是略知一二。
雨过水位下降,露出溪石,新雨过后,山岭云雾悠闲。
湖光山色千里无处遁形,都被诗人收入画卷之中。
- 注释
- 万象:万物景象。
吟:吟咏。
不悭:任我使用,不吝啬。
文穷:时光流逝,才华耗尽。
鬓毛斑:白发增添。
谭犀:言辞犀利。
退三舍:退避、回避。
识豹:识别豹子。
一虨:略知一二。
水落:雨后水位下降。
旧痕:旧时痕迹。
溪石出:溪石显露。
风收:风雨停歇。
岭云闲:山岭云雾悠闲。
湖山千里:千里湖光山色。
逃景:遁形、隐藏。
骚人:诗人。
卷轴:画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景色的画面,诗人通过对万象更新和个人容颜变化的描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供吟景不悭"表明大自然不断地展现出新的美景,不会有所保留;"文穷催入鬓毛斑"则是诗人自嘲,由于年华老去,头发开始出现白丝。
接下来的两句"谭犀岂止退三舍,识豹仅能窥一虨",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局限性。犀和豹都是古代用来形容难以捕捉的事物,这里代表诗人无法全面把握事物,只能看到其一部分。
中间两句"水落旧痕溪石出,风收新雨岭云闲"描绘了一个雨后景象:雨水流过后露出古老的痕迹,山谷中的石头显现出来;同时,风吹散了新降下的雨云,让远处的岭云显得格外清净。
最后两句"湖山千里无逃景,都入骚人卷轴间"则是说诗人所见到的万千山水之美,无一不被包含在书写的范围内。这里的“骚人”指的是擅长描绘山水风光的诗人,而“卷轴间”则是他们用来记录这些景色的书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命短暂、认知局限以及艺术创作的无限追求等深刻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圈里村
晓望嘉祥山,晚投孙家圈。
墟曲烟火乱,天高云景鲜。
道旁一废碑,纠结苔蔓缠。
知是古乡校,篆笔有瑶镌。
况兹邹鲁邦,文物自古先。
云何丧乱后,俎豆没戈鋋。
当时揖让地,草木牛羊膻。
方今际文明,百举无弃捐。
子产如可作,诸生思执鞭。
送叶子实之南安幕
离离原上草,密密庭前柳。
游子一寸心,故人几回首。
春晖荡繁绿,朝雨清宿垢。
驾言理征旆,去去事升斗。
此行讵足念,桑梓旧墟薮。
种竹应成林,植兰已盈亩。
萧萧奉板舆,怡怡酌春酒。
人生重荣养,所志敦素守。
奇宝奚足称,修名谅无朽。
河海渺川渎,泰华空培塿。
愿言高远期,珍重经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