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校(bǎo xiào)的意思:指德才兼备、非常优秀的学校。
端闱(duān wéi)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门前,比喻权力、地位高的人的家庭或身边。
法宫(fǎ gōng)的意思:指法庭或法院。
宫衣(gōng yī)的意思:指宫廷中的服装,也用来比喻高贵华丽的衣服。
光烛(guāng zhú)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非常明显或者非常突出。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甲乙(jiǎ yǐ)的意思:指排列次序或等级。
辇路(niǎn lù)的意思:指皇帝所赐的车辇,泛指君主的车辇。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上驷(shàng sì)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傲慢自大。
神光(shén guāng)的意思:指神奇的光芒或超凡的光辉。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五夜(wǔ yè)的意思:连续五个晚上。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喧喧(xuān xuān)的意思:喧闹、嘈杂
玉龙(yù lóng)的意思:指美丽而又威武的龙。
云冻(yún dò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到极点,天寒地冻。
增色(zēng sè)的意思:增添光彩或增加色彩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紫微(zǐ wēi)的意思:指天文学中的紫微星,也用来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自乘(zì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数自己乘以自己,即平方。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大驾诣郊坛省牲恭赋》描绘了皇帝出行祭祀的宏大场景。首句“辇路仙云冻不飞”,以冬日严寒中云彩仿佛被冻结,烘托出神圣庄严的气氛。次句“喧喧钟鼓辟端闱”则通过热闹的钟鼓声和开启宫门的仪式,展现出皇家仪仗的庄重与宏大。
“殿前甲乙分绨幕,日下星辰闪翠旂”两句,细致刻画了殿前将士排列有序,旗帜如星点翠绿,增添了威武之气。皇帝乘坐的宝车犹如天马行空,而他身着法宫衣,象征着皇权的神圣和尊贵。
最后两句“汉家俎豆遥增色,五夜神光烛紫微”表达了祭祀活动对于国家礼仪的提升,以及夜晚时分,神灵的光辉照耀着紫微星宫,寓意着上天对皇家祭祀的庇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家祭祀的壮观景象,寓含了对皇权的敬畏和对神灵的虔诚,展现了明朝宫廷文化的独特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
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
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
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彩绦朱索新整。
宿绣屏、画船风定。
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
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
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奉和登骊山应制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
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八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丈夫四十强而仕。
余当二十弱冠辰。莫言草木委冬雪。
会应苏息遇阳春。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