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思引/琴调·其二》
《相思引/琴调·其二》全文
宋 / 赵彦端   形式: 词  词牌: 相思引

曾蹑姑苏上台。好山知有好人来。

几回徙倚,月里暮云开。

闲倚和风千步柳,倦临残雪一枝梅。

暖香高烛翻动道人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翻动(fān dòng)的意思:翻转、翻倒、翻动。形容物体或事物从原来的位置或状态转变到另一种位置或状态。

高烛(gāo zhú)的意思:高烛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比喻人的品质或才能出众,超过常人。

姑苏(gū sū)的意思:指苏州市,也可用来形容美丽的江南水乡。

好人(hǎo ré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乐于助人的人。

和风(hé fēng)的意思:指温和、和善的风格或氛围。

暖香(nuǎn xiāng)的意思:指香味浓郁,令人感到温暖和舒适的气息。

上台(shàng tái)的意思:登上舞台或讲台,开始表演或演讲。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彦端的《相思引·琴调(其二)》。诗人以姑苏城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城台上与美景相伴的闲适时光。"曾蹑姑苏城上台"表达了诗人曾经登高远眺的场景,"好山知有好人来"则寓言般地传达出山水似乎懂得欣赏诗人的情怀,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几回徙倚,月里暮云开"描绘了诗人多次徘徊,欣赏着月色下的暮云散去,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留连忘返。"闲倚和风千步柳"写诗人悠闲地倚靠在和煦的春风中,欣赏着千步长堤上的柳树,流露出内心的宁静与惬意。

"倦临残雪一枝梅"则转而描绘冬日景象,诗人虽感疲倦,但仍驻足于残雪中的一枝梅花前,梅花的坚韧与孤傲象征着诗人的品性。最后两句"暖香高烛,翻动道人灰"以暖香的蜡烛燃烧,引出道人的禅意,暗示诗人在此情境中有所感悟,心境如烛火般明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姑苏城的景色之中,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作者介绍

赵彦端
朝代:宋   号:介庵   籍贯:汴   生辰:1121~1175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宋代诗人。"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
猜你喜欢

静坐

兹方信閒适,吏事随所遣。

白日偶属余,胡为但令晏。

渔猎千古间,所得亦已鲜。

空檐滴残雪,寒垆袅馀篆。

默坐无所思,悠然端倪显。

欲窥静者功,微青冒枯藓。

(0)

拟古七十首·其十一阮步兵籍咏怀

昔我游蓬池,上有古时台。

长啸入青冥,万籁参差回。

返顾大梁城,棂扉相对开。

马头旦騀駊,日莫争飞埃。

汉尸既雍雎,项血复殷垓。

天地无精色,日月久徘徊。

唉汝二竖子,何如酒一杯。

(0)

晓发东山指石峰

晓风射篷冷,残月含江碧。

欸乃听声声,引入云水窟。

船头老人兴,遥遥语指石。

突兀蛟龙腾,氤氲风雨积。

夜长烟瘴迷,横矗晓天白。

山高路崎岖,断崖悬千尺。

低压打头来,崔嵬势欲掷。

一湾琵琶洲,天然形绣陌。

弹自不成声,长指日出没。

推篷證所闻,果尔挹秀色。

苍茫千百年,独立谁为客。

风流谢太傅,高隐适裙屐。

东眺复西眺,白云自今昔。

石兮不能言,云影望中隔。

(0)

胡进士琼林醉归图

三月皇州春正瀰,日出烟花粲纷绮。

白玉桥通仙掖斜,黄金阁向中天起。

谁张绢素为此图,雕鞍骏马行甚都。

似是南宫初宴罢,春风飒沓光载途。

胡君马上青云客,亸袖新袍漾深碧。

揽辔回看上苑花,扬鞭忽过南城陌。

陌上垂杨拂锦鞯,晴丝芳草摇春妍。

同行三百独意气,夹道人争羡少年。

看君年少才复奇,纵横落笔无留思。

朝来受诏日中上,万言慷慨真忧时。

丈夫立身良不易,多君已是圭璋器。

清庙明堂用岂徒,蹉跎虚负平生志。

(0)

甘挥使膺二台奖檄

淮镇初传走饷符,江台遽报奖贤书。

云中魏尚才元赡,许下韩宏计或如。

谋绩拟镌金虎券,转输不羡木牛车。

新游衮衮绳前武,吾老菟裘望不虚。

(0)

水寺

万里秋风吹客衣,江天晚色静霏微。

白云水寺蝉孤噪,黄叶山房鹊乱飞。

奉使经年劳馆饩,辞家每夜梦庭闱。

燕中始出花犹冻,杨柳今疏客未归。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