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誇为有予真妄,智欲成愚子不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据(bǐ jù)的意思:指书信、契约等文字记录的凭证或证据。
不情(bù qíng)的意思:不同寻常的情感或态度
称兵(chēng bīng)的意思:自称有军队或武力,以吓唬对方。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假寐(jiǎ mèi)的意思:假寐指短暂的睡眠,也可以形容人在工作或学习中短暂地放松休息。
据梧(jù wú)的意思:根据梧桐树,引申为根据事物的外在形象或迹象判断。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三北(sān běi)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三个省份,即河北、山西和内蒙古。
头明(tóu míng)的意思:指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退舍(tuì shè)的意思:指放弃、舍弃、撤退。
吾兄(wú xiōng)的意思:指自己的兄弟,也可以泛指亲属、朋友。
言意(yán yì)的意思:言辞所表达的意思或含义。
意亦(yì yì)的意思:意思也是如此,意味着同样的意思或结果。
一头(yī tóu)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或程度深厚。
庄生(zhuāng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态度平和、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动,安于自己的本心。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俨所作的《景鸣和章欲任痴名予不敢许复次前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景鸣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首句“低头真合拜吾兄”,表达了诗人对景鸣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如同兄长一般值得尊敬。接着,“兄自无言意亦平”则描绘了景鸣内敛而平和的性格,即使不言,其深邃的思想和情感也自然流露。
“地让一头明退舍,战曾三北敢称兵”两句,通过“地让一头”的形象比喻,展现了景鸣在面对困难时的智慧与退让,而不是一味地争斗。同时,通过“战曾三北”的对比,强调了景鸣在面对失败时不轻言放弃的态度,体现了他的坚韧与勇气。
“亡誇为有予真妄,智欲成愚子不情”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景鸣的内心世界。他并不以自己的成就或智慧为荣,反而在追求更高的境界,这种谦逊的态度让人感到他的真实与真诚。同时,通过“智欲成愚”的对比,表现了景鸣在智慧与平凡之间的选择,体现了他的超脱与淡泊。
最后,“掷笔据梧聊假寐,令人千载忆庄生”两句,以庄子的故事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景鸣的深深敬佩和怀念。掷笔而坐,据梧树小憩,这样的场景仿佛让人看到了庄子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景鸣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心灵自由和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鸣性格、行为和思想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智慧、谦逊、勇气和自由的追求,以及诗人对其深刻的理解和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跋王顺伯所藏欧公集古录序真迹
遂初欣遇两诗伯,临川先生一禅客。
三人情好元不疏,祇是相逢逢不得。
渠有贞观碑,侬有永和词。
真赝争到底,未说妍与蚩。
珊瑚击得如粉碎,赵璧博城翻手悔。
不似三家斗断碑,夜半战酣莫先退。
皇朝爱碑首欧阳,集古万卷六一堂。
玄圭漆玉堆墨宝,黟霜黑水涂缁裳。
临川无端汲古手,席卷欧家都奄有。
岣山科斗不要论,峄山野火不经焚。
尤家沈家喙如铁,未放临川第一勋。
不知临川何许得尤物,集古序篇出真笔。
遂初心妒口不言,君看跋语犹怅然。
送项圣与诣太常
卢溪书院一番新,千里学子来如云。
天教书院名日起,速化先从主人始。
主人主盟为阿谁,楚汉名家今项斯。
胸中五车载书卷,笔端三峡倾冰砚。
鲁秉周礼说一经,有司把烛题秋荐。
鹄袍诣阙柳袍归,来年书院更光辉。
胡达孝水墨妙绝一世为余作枯松孙枝石间老柏谢以长句
东斋归自浣花里,访我弄泉惠山趾。
随身万里只孤舟,一簪不曾著行李。
忽拈远物出袖中,乃是孔明庙前古柏阆州松。
径从平地便起立,上穿屋瓦到青穹。
老蛟脱鳞乾见骨,厥孙碧丝作须发。
石间霜皮二千尺,石似孤根根似石。
硬根瘦干未要论,叶间犹带汉唐春。
岁久亦无苔藓痕,只有雪山之雪玉垒云。
却收松柏半天里,几上捲来一张纸。
庚寅正月送罗季周游学禾川
眼边相识蚕样密,如子岁寒万才一。
我往西山子义山,老里一别堪三年。
外舅阴功不知数,诸孙太半廊庙具。
学文先要学忍饥,明年看子刺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