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才子(cái zǐ)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华的人,特指文学才子。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楚词(chǔ cí)的意思:楚地的诗歌,特指楚辞。
待诏(dài zhào)的意思:等待担任官职的命令。
法藏(fǎ cáng)的意思:指法律的储存和积累,也指法律文献的收藏和保存。
梵字(fàn zì)的意思:指儿童刚开始学习写字时的初级阶段。
公车(gōng chē)的意思:公车指的是政府机关或者公共机构使用的车辆。
故旧(gù jiù)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亲戚或熟人。
经文(jīng wén)的意思:指有关经书、文献的内容或言论。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鲁鱼(lǔ yú)的意思:指无能、无用的人或事物
名儒(míng rú)的意思:指有名望和才学的学者或文人。
三事(sān shì)的意思:指同时发生的三个重要的事情。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悬悟(xuán wù)的意思:指通过悬崖勒马、顿悟觉悟,改变行为、认识等。
扬马(yáng mǎ)的意思:指马奔跑时昂首扬鬃,形象地比喻骄傲自大、得意忘形。
在三(zài sān)的意思:表示在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下,发生了三次相同的事件或情况。
贝叶经(bèi yè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的一种形象比喻,比喻只看表面,不深入理解。
承明庐(chéng míng lú)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庇护和指引。
- 注释
- 名儒:著名的学者。
待诏:等待皇帝的召见。
公车:古代入京应试或上书言事的代称。
才子:有才华的人。
为郎:成为郎官。
典石渠:管理石渠阁,汉代皇家图书馆。
莲花法藏:佛教术语,指深奥的佛法。
心悬悟:心中领悟。
贝叶经文:写在贝叶(棕榈叶)上的佛经。
楚词:楚国的诗歌,主要指屈原的作品。
胜扬马:超过扬雄和马融,两位汉代著名文人。
梵字:梵文,古印度文字。
鲁鱼:古代文字错误的代称,因‘鲁’‘鱼’二字相似而得名。
故旧:老朋友。
相望:期待。
三事:古代指宰相一类的重要官职。
愿君:希望您。
莫厌:不要厌倦。
承明庐:汉代侍臣休息的地方,此处代指朝廷生活。
- 翻译
- 众多知名学者等待皇帝的召见,才华横溢的人担任石渠阁的官员。
如同莲花法藏般心中领悟深奥佛法,亲手抄写贝叶经文。
楚辞被人们公认超越扬雄和马融,但谁能辨识梵文中的细微差异呢?
老朋友期望你能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希望你不要厌倦承明庐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的学识与才华。"名儒待诏满公车",表明他是受到了国家的重用,其学问和才能得到了认可。"才子为郎典石渠",则展现了这位才子的文学修养,他能够担任起重要的文书工作。
接下来的两句"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佛学和印度文化的研究,还透露出他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莲花在这里象征着清净之意,而"心悬悟"则表明诗人的领悟力,能够深刻理解这些经典。贝叶经文是指古印度的佛教经典,用贝叶书写,这里的"手自书"说明诗人不仅能够阅读,还能亲手抄录这些经文。
紧接着,"楚词共许胜扬马,梵字何人辨鲁鱼"两句中,"楚词"可能是指古代楚国的音乐或文学,而"共许胜扬马"则可理解为诗人在文学上与古人的对话和超越。"梵字"特指印度文字,而"何人辨鲁鱼"则是一个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梵文的精通程度,有如识别水中的鱼一般自然。
最后两句"故旧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厌承明庐","故旧"指的是老朋友或过去的交情,而"相望在三事"则是希望与这些故人在文学、佛学和音乐(梵字)这三方面有所交流。"愿君莫厌承明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这种交流能够持续下去。
整首诗通过多重文化元素的穿插,展现了一位文人雅士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交流和精神追求的热切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