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陬牧唱词二十六首·其三》
《西陬牧唱词二十六首·其三》全文
清 / 王芑孙   形式: 七言绝句

诵经结发妇随夫,细马驮不用扶。

珍重证盟胛骨定情昨夜毡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定情(dìng qíng)的意思:确定彼此的感情关系

胛骨(jiǎ gǔ)的意思:指人体背部的骨头,比喻人的脊梁或支持力量的重要部分。

结发(jié fà)的意思:指夫妻结发相依,形容夫妻之间的亲密和恩爱。

马驮(mǎ tuó)的意思:驮:抬着东西行走。比喻人或事物在背负重担、艰难前行。

细马(xì mǎ)的意思:形容马儿体态修长轻盈,步履敏捷。

毡庐(zhān lú)的意思:指临时搭建的茅草屋,比喻临时住所。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证盟(zhèng méng)的意思:指通过书面文件或仪式等形式,确立联盟或结盟的关系。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结发为妇的女子与丈夫之间的深情厚谊。首句“诵经结发妇随夫”点明了女子的身份和她对丈夫的忠诚,通过诵读佛经表达内心的虔诚与对婚姻的尊重。接着,“细马驮来不用扶”则展现了女子的独立与坚强,即使是在远行或劳作时,也不需他人扶持,体现了她的自立自强。

“珍重证盟羊胛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夫妻之间以羊胛骨为信物,郑重地立下誓言,象征着他们爱情的坚定与永恒。最后,“定情昨夜在毡庐”则将故事背景置于草原的毡庐之中,暗示了这对夫妇可能过着游牧的生活,而昨晚的定情时刻,则是他们情感交流的高潮,充满了浪漫与温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牧民生活中夫妻间深厚的情感,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相互扶持、共同生活的美好画面。

作者介绍

王芑孙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霍友山访吕广文谒佘学士

曾过梅州未入城,送君此去不胜情。

吟随诗派今推吕,俗访遗贤旧姓程。

七贵门前凭直入,百花洲畔莫閒行。

莱衣留在崆同下,遥计归心在鲤庭。

(0)

过华首台

人生那得四百岁,一岁罗浮住一峰。

去日转多来日少,南山游遍北山同。

倚檐双瀑晴天雨,夹路千松暑月风。

地主不收僧借去,古台移向洞门东。

(0)

花田寒食

出郭望村烟,村烟朝寂然。

偶逢卖鱼者,相引过花田。

有人怨长夜,无语忆当年。

惆怅幽芳外,伊人何处边。

(0)

过中宿峡

百尺嵯峨两岸齐,舟人报道是清溪。

风高烟尽帆樯出,日午峰回峡影低。

林映佛灯疏磬度,崖悬春树野猿啼。

绿波青草深深棹,恰似桃花客路迷。

(0)

海云山楼春霁

海天不尽高楼接,风物依依入望宽。

新柳拂桥摇绿水,野云归户失朱栏。

杜鹃声里终何恨,蝴蝶枝头也解欢。

珍重春光澄霁好,几人乘兴共盘桓。

(0)

次刘五原见寄韵·其一

遗民风雅在,何日过丹山。

石径曾频扫,柴门竟不关。

海螺岩月静,长老须眉斑。

不负当年愿,东林去又还。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