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嗟复入,所畏泥潦烂。
渐老潘岳悲,长贫阮籍惯。
看云忆南谷,煮石汲西涧。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跌宕(dié dàng)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起伏不定,变化多端。
复作(fù zuò)的意思:指一个人多次犯错、犯错误重复不断。
高世(gāo shì)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才华、有能力。
羁绊(jī bàn)的意思:指束缚、约束或限制。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苦雨(kǔ yǔ)的意思:指不幸的事情或痛苦的经历。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山翁(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人、老头子,也可指隐居山间的人。
生本(shēng běn)的意思:指人的一生,或者事物的起始和发展的根本。
世故(shì gù)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情经验丰富,圆滑狡诈,善于处世的人。
疏诞(shū dàn)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轻率随意,不严肃。
停云(tíng yún)的意思:指云彩停止运动,形容风势平息、天气转好。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烟霾(yān mái)的意思:形容空气中弥漫的烟雾和霾气。
野航(yě háng)的意思:指没有规划和计划的航行,也指没有经验和技术的驾驶。
煮石(zhǔ shí)的意思:煮石是一个比喻,意思是做无用功、白费力气。
作苦(zuò kǔ)的意思:指刻苦努力,勤奋劳作。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许恕创作,题为《俞瀛山留仙茅坞作诗寄之》。诗中描绘了俞瀛山在茅坞中作诗的情景,并通过一系列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歌罢停云诗,复作苦雨叹”点明了俞瀛山作诗的背景,他先是吟唱了一首诗,接着因外界的苦雨而发出叹息,暗示了诗人在创作时的情感波动。接下来,“烟霾生昼暝,星月入夜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白天的烟霾与夜晚的星月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
“出门嗟复入,所畏泥潦烂”则进一步描绘了俞瀛山面对外界环境的忧虑,他担忧出门后会遇到泥泞的道路,体现了他对生活困难的深切感受。紧接着,“渐老潘岳悲,长贫阮籍惯”引用了历史人物潘岳和阮籍的故事,表达了俞瀛山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无常和贫困生活的无奈与习惯。
“跌宕瀛山翁,高世性疏诞”中的“跌宕”形容俞瀛山性格的不拘一格,而“高世性疏诞”则赞扬了他的高尚品格和超脱世俗的态度。最后,“看云忆南谷,煮石汲西涧”描绘了俞瀛山在自然中寻找灵感的场景,他通过观察云彩和煮石汲水来激发创作灵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生本濩落,世故复羁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境遇的自省,尽管生活困顿,但仍然被世事所束缚。“相望渺江湖,野航或可泛”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想象着在广阔的江河上乘舟远行,寻求心灵的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俞瀛山在自然与生活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的心境,以及诗人对自然美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