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顷疏梅开半就。折芳条、嫩香沾袖。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恻恻(cè cè)的意思:形容悲伤或痛苦的样子。
长是(cháng shì)的意思:长时间积累所形成的习惯或特点。
吹散(chuī sàn)的意思:吹散指把东西散开、分散。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更漏(gēng lòu)的意思:更漏是指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刻,比喻时间的流逝。
寒吹(hán chuī)的意思:指寒冷的风吹过,形容寒冷刺骨。
何郎(hé láng)的意思:指没有出息、不务正业的人。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前疑(qián yí)的意思:指对前方的事情产生疑虑或怀疑。
轻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天气寒冷,但不算严寒。
是在(shì zài)的意思:表示肯定的回答或确认。
疑怪(yí guài)的意思:怀疑和猜测别人的动机或意图。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尊前(zūn qián)的意思:在尊贵的人面前,表示恭敬和敬仰。
- 注释
- 疏梅:稀疏的梅花。
半就:即将盛开一半。
何郎:对某人的昵称或敬称。
更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代表时间流逝。
溪桥:小溪上的桥。
风露:夜间的风和露水。
- 翻译
- 大片稀疏的梅花已经开放了一半,折下花枝,清新的香气沾染在衣袖上。
今天,何郎在酒杯前疑惑,为何花儿和那个人看起来都如此消瘦。
轻轻的寒风吹散了酒意,靠近城墙的地方,我害怕听到更鼓声敲响。
可惜的是,溪边的小桥,明亮的月光和露水,总是伴随着人们的归来之后才出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行舟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独自夜航时的孤寂与思念。
"十顷疏梅开半就。折芳条、嫩香沾袖。" 这两句设定了夜晚的宁静氛围,梅花在微冷的空气中开放,一半已经绽放,诗人轻手摘取其枝条,那细腻的花香附着在衣袖上。这不仅描摹了夜色中的美景,更传达了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今度何郎,尊前疑怪,花共那人俱瘦。" 诗人心中似乎有所思念,提及某位男子,可能是过去的知己或情感上的牵绊。在夜色的掩映下,即便是美丽的梅花也与那人的消瘦相互映照,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往昔的怀念。
"恻恻轻寒吹散酒。高城近、怕听更漏。" 这两句则转向夜行船上的感受。微冷的风中带着酒香,似乎是诗人用以提神解乏,但这也只能暂时驱散心中的寂寞与孤独。高城指代远方或隔绝的地方,而更漏则是夜深人静时分明显的声音,诗人担忧听到那清晰的钟声,会加剧内心的不安。
"可惜溪桥,月明风露,长是在人归后。" 最后的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不舍,以及时间流逝与人的离去之间的关系。溪桥在皎洁的月光和清冷的夜露中显得格外凄凉,诗人感慨的是,那种美景往往是在人们离去之后才完整呈现,这也许是对个人生命体验的一种隐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夜独行船上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